关于当前我国生招考培养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35 浏览:155734

摘 要:我国研究生教育近三十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但研究生教育的录取和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的扩招更是使研究生质量和就业问题凸显.该文试从研究生招考机制、高校师资力量储备、研究生阶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当前研究生在招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能从改变考试科目设置、改革考试录取形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着手,从而把控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 键 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招考机制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62-02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年来,招生人数持续增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还存在一些广受诟病的乱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该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现状进行了一定反思,最后为如何适应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怎么写作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一些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1现状分析

1.1招考机制形式化,缺乏对考生科研素质的科学评价标准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以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初试作为入学考试的首要环节,数学、英语、政治等统考科目占有绝大部分比重,且专业能力考察范围狭窄,考试成绩不能科学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总体水平.一些考生在本科阶段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统考科目中,造成研究生入学后专业能力基础薄弱,培养结果不尽理想.

同时考试命题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考试内容主要是知识性问题,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且往往忽略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少考生考前靠死记硬背、强化复习便能轻松过关,这样的录取方式特别有利于专业基础差,却长于应试的学生,而一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且颇具创新潜能的学生,往往会因缺乏考试经验等原因失去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无论初试还是复试,研究生入学考试都缺乏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核,即使偶尔涉及,所占比重也不大,不起决定性作用.有的高校复试工作内容简单,形式呆板,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复试工作混乱无序,评价体系既不科学合理,程序也无规范性可言.

所以,仅依据卷面考试,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录取方式,不能全面反映考试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科研素质和创新潜能;严重影响优秀人才的选拔,降低生源质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不少高校招收的研究生,都有创新意识淡薄和创新能力低下的情况.因此,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很难适应创新型人才选拔的需要.

1.2师资严重匮乏,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49万博士研究生49万人,426万硕士研究生,而研究生竟然有一半是最近5年内培养出来的.自2003年以后,研究生扩招的步伐越来越大.以2012年为例,我国研究生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了584416人,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招生规模增长了30%,然而次年,也就是2013年,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却没有同步增长.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各下降4.74%、12.62%.教学资源的紧张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我国高校硬件设施建设取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相对于招生规模的扩张速度,仍然是落后的.高校硬件不仅包括教学场地,也包括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但许多高校往往只热衷于扩大建筑面积,将本就有限的经费大量圈地修楼,在图书拥有量、生均实验设备经费、研究项目经费以及其他直接关系到研究条件和人才培养指标上,往往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师生比指的是教师与学生比例,这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导师在培养研究生上花费了多少精力.1984年,我国在学博士研究生935人,指导教师603人,师生比1.55:1;在学硕士研究生47014人,指导教师20036人,师生比2.34:1.扩招后,师生比不断增加,2005年达到最高比例6.64:1,之后都维持在6:1以上.很多高校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超过了20人,个别甚至达到30多人.这项指数超过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上限水平.在美国,一名导师通常指导2~3名学生,稍多的达到5~6名;香港中文大学的每个教授同时指导不能超过6名学生,否则需向学校备案并解释.师生比过高意味着个性化培养难以实现,质量的提升也受到制约.指导老师很难有做到对每个研究生精心指导,提供充分的参与研究的机会.

1.3教学模式本科化,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培养方式与本科阶段相比无明显区别.教育思想传统守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导师仍然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两三年的培养后,依然没有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知识局限于课本,较少提出和思考问题,只是被动接受,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从评价体系和课程设置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别也不明显.其中,少数高校硕士阶段课程几乎是对本科课程的简单重复,学生根本学不到新东西.评价学生时,过分看重论文发表数量,很少考察学生创新精神,学术兴趣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再次,科研实践参与少.科研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是对学生很重要.但是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生参对“研究与发展”课题和科技怎么写作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很低,如2002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用发展的研究生有仅占在校生总数的21.73%;2002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怎么写作的研究生占比更少,仅5.11%.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术视野狭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2建议对策

2.1调整考试科目和改革考试形式

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中,考试制度是首要环节,承载着人才筛选、引导、淘汰功能.传统考试模式,偏重知识与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必须转变方向,新的考试模式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或潜能)和科研综合素质的考察.在这方面,美国资格考试的做法值得借鉴.资格考试对学生提出最低要求标准,外语、政治、数学等基础科目,固然很重要,但比重不能过高,否则不利于对考生全面素质的考察.可以把统考科目考试改为资格考试,国家每年举办统考科目考试,依据学科门类要求,分别划定最低限,最低限以上者可获得参加研究生招生的报考资格,并将资格的有效期限确定为2~3年,这样可以使得考生一次失利后,再次备考过程中全心准备专业课的复习.

进一步完善专业课考试机制.专业课不能只考死记硬别的内容,要考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形成的专业能力.可以尝试让学生针对某一专业具体问题,在限定时间和场所内,写出一份可行性的研究方案,由招生工作小组根据专业方向对创新潜力的要求,组织评审、答辩、打分工作.

采取多样化的录取标准.制订录取标准时考虑:本科阶段学习成绩、资格考试水平、专业课考试成绩、复试综合表现.增加复试考试力度,不仅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术思想,还要考核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2.2不能因扩招而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要将质量放在首位,不能只顾扩大规模而忽视质量,相反应该讲高水平和高质量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到相当规模,重点应当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相关决策者应该有清醒认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程度地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不断加强更新教学科研技术设备,改善研究生的学习条件,优化科研环境,配备高素质的怎么写作人员.充足的教育资源是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支撑.提倡教育投资多元化,多谋道筹措资讯,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推动企业、公司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合作,鼓励企业、公司提供捐助等.提高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意识.

“培养素质良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要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强化导师岗位制,实行岗位竞争制度,建立淘汰机制,促进研究生导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新聘导师上岗前,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讲座、座谈等,目的是使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有个整体的认识,以增强指导研究生的信心和能力.健全导师考评机制,对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连续出问题的学校与导师,减少其招生指标甚或停止招生.

2.3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树立创新教育观,倡导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授课形式上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开设科研研讨班,并设学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跨学科的跨专业的课程,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启发性,要对问题有深入讲解,课程内容新颖.增加选修课,加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

增加科研项目和经费投入,保证研究生有充足的科研训练,保证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都能参加科研工作.成立科研专家小组,在教授的领导下,对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进行指导.把科研与学习紧密结合,让研究生参与到科研过程中,了解科研项目流程步骤.在实际研究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