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50 浏览:106850

【摘 要】教学过程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通过教学中各项目标的实施,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还能转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体育课心理教育方面的校本建设,为新一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的教学要求提供可信的支持与借鉴.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都应该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为今后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基础.

【关 键 词】体育教学;心理品质;教学评价;教学目标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从体育期刊以及网络上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访谈法

走访部分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学与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1、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心理教育资源

体育课程本身及其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心理教育资源,是体育教学能否同时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关键.同时,是否能为心理教育提供起码的可用性强的基础资源,这对于心理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2、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心理教育资源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体育学习与活动.体育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环境条件及教与学的特点,它与学习过程、游戏过程、训练过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课身体练习的合理设置,内容的巧妙安排,手段的合理运用,都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资源,这种隐形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超过了体育课程本身资源的内容.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与方法

1、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多元化的,其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基础.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体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例如刘翔夺得了第28界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的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以及升国旗、奏国歌等等,通过这些题材,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爱国的道德品质等等.

2、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自身努力活着集体协调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同时应该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进行体育活动.有了浓厚的体育兴趣,才能保障体育活动的持续进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3、挖掘不同的教材的特点培养优良性格品质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了解到体育教材存在着大量的心理品质培养的资源,那我们就可以挖掘不同的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品质.我们通过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通过健美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体操培养学生的耐搓力等等.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又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优良性格品质.

4、把体育教学方法作为桥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如何以体育教学方法作为桥梁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是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所以在课上,我们要加强学生与老师,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助.让学生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注意事项

1、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它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是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我们要使教学目标明确化.首先,体育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学习的结果,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与身体的发展一样,存在着阶段性,而且在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间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个体差异等等.要与学生的需要、兴趣相符.同时学校的具体条件也是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等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和制约体育课的开展.

3、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因此,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应通过分析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及学生的运动能力,对学生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目标的实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心理学的学者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对体育教学过程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我们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成心理健康的几个心理纬度上,而其它的问题如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等研究较少,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二)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研究了短期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对长期的系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缺乏研究.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涉及到体育教师的素质、课程的安排、活动的类型等多方面的因素,有许多问题仍有待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是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在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