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73 浏览:146706

【摘 要】 目的: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方法:在本项横断面研究,用方便取样在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二、四、六年级的209名学生,年龄7~12岁.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同伴提名法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存在着年级差异,二年级得分最高(34.6±10.7), 其次是四年级(27.6±7.6), 六年级得分最低(24.7±9.1);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0.8±10.0) vs.(25.8±8.7),P<0.001].(2)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差异,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0)(均P<0.05).(3)同伴接纳和积极友谊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51,-0.18;P<0.001),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相似度检测作用,相似度检测效应为-0.304.结论:小学儿童的友谊质量、同伴接纳能够预测孤独感;可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来对群体地位不利儿童的消极情绪体验进行积极干预.

【关 键 词 】 精神卫生,孤独感,小学儿童,友谊质量,同伴接纳,横段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44-04

近年来,儿童的孤独感越来越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儿童来讲,孤独是个体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不满足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愉快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

在对孤独感的研究中,同伴接纳性是研究者重点考察的一个因素.众多研究[1-2]一致认为: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也有研究[3]发现,高接纳组儿童中仍有17.6%体验到高孤独感,而低接纳组儿童中也有18.4%的儿童并不认为自己孤独.这说明,同伴接纳水平在预测孤独感时可能存在偏差.友谊质量在儿童的孤独感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控制了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的情况下,友谊质量较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体验到更少的孤独[4].而已有研究很少考察儿童友谊质量能否影响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且同时从同伴接纳性和友谊质量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儿童孤独感的也不多见.故本研究将综合考察儿童的孤独感和同伴接纳性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可能存在的相似度检测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方便抽取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然后随机从二、四、六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213人.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209份.其中,男生119人(56.9%),女生90人(43.1%).二、四、六年级的人数分别为60(28.71%) 、72(34.45%)和77(36.84%),年龄7~12岁.

1.2 工具

1.2.1 同伴提名表(Peer nomination)

用限定提名法,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表,要求他们在问卷上填上自己在班内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然后计算每个学生被他人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次数,并在班级内标准化,得出正向提名分(LM)和反向提名分(LL),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以表示同伴接纳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将小学儿童的社交地位分为三组:高接纳组(SP>1)、普通组(-1≤SP≤1)和低接纳组(SP<-1).统计分析表明这三组在SP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三个班班主任的访谈进一步证明这种分类是有效的.

1.2.2 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 F)[5]

该量表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共18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积极友谊(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和消极友谊(包括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每个条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0-4分.两个维度得分的总和为友谊质量表的总分,总分越高,说明友谊质量越好.本研究中问卷的α系数为0.87.

1.2.3 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CLS)[6]

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项目(其中10个指向孤独,6个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不计入总分,目的是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一些).每个项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实测的α系数为0. 92.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采用团体施测,问卷填答采用统一时间、特定教室共同填答,时间限制.施测时由主试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主要是针对二年级同学)以确保学生正确理解问卷.

1.3 统计方法

进行方差、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结果

2.1不同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对孤独感进行2(性别)×3(年级)×3(社交地位)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各自都有显著的主效应,但相互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这说明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分别对孤独感有明显的影响(见表1).

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30.8±10.0)vs.(25.8±8.7), t 等于-3.76, P<0.001).

对年级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等于0.05),结果显示:二年级的孤独感最高(34.6±10.7),其次是四年级(27.6±7.6),六年级的孤独感最低(24.7±9.1).二年级与四、六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社交地位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等于0.05),结果显示:低接纳组儿童(N等于26)的孤独感最高(34.8±10.6),普通组儿童(N等于143)的孤独感(29.2±9.6)次之,高接纳组儿童(N等于40)的孤独感最低(22.6 ±6.4),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先将友谊质量总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按其高低分为三组:低质量组(Z<-1)共33人、一般组(-1≤Z≤1)138人和高质量组(Z>1)38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友谊质量的主效应显著(F等于7.56,P<0.05),不同友谊质量儿童的孤独感由低到高依次为高质量组(23.2±7.8),一般组(28.8±9.4),低质量组(34.2±10.2),且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再按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将儿童分为四组:低质量低接纳组(双低组),低质量高接纳组 (低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组(高低组)和高质量高接纳组(双高组),对这四组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的孤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等于7.43,P等于0.002), 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0)(均P<0.05).

2.3 同伴接纳、友谊与孤独感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将孤独感做为内源潜变量,将同伴接纳(SP分)做为外源显变量,以积极友谊质量分数和消极友谊质量分数为友谊潜变量的两个观测指标,建立了检测设结构模型.根据数据拟合情况,对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减去了消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预测路径,模型三又基于模型二,除去了同伴接纳对消极友谊的预测路径,最终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表2),显示模型三的整体拟合指数较高,达到可接受水平.所以模型三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是解释同伴接纳、友谊、孤独感三者关系的一个较好的模型.

模型三的结构见图1.同伴接纳通过积极友谊质量的负向预测孤独感,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到了相似度检测作用[7].相似度检测效应为-0.304(a*b),总效应为-0.814(ab+c'),相似度检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37.

3.讨论

3.1 小学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存在着年级、性别差异,与已往的研究[2-3]不太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取样范围不同.如,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也有研究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3].这些研究都只是以小学高年级儿童(四、五、六)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选用二、四、六年级分别代表小学儿童的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试图从整体上了解小学儿童的孤独感.本研究对年级主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二年级的孤独感与四、六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从整体上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高年级就没有明显的孤独差异了.但由于本研究所选的被试仅限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所普通小学的209名学生,这些被试能否代表全国的小学生,研究结果能否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3.2 不同的友谊质量、社交地位的孤独感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当综合同伴接纳和不同友谊质量来考察对孤独感的影响时,209名小学儿童中双高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单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这个发现,一方面提示我们,儿童同伴接纳性较低并且友谊质量也较差,体验到的孤独感最为强烈,对于这类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说明,同伴接纳性较低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较高的友谊质量而降低.受欺负儿童所受到的伤害以及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拥有一个支持性的朋友而得以减轻[8].

3.3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 友谊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从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同伴接纳和友谊变量中的积极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为负数,二者分别为-0.51和-0.18),即同伴接纳性越高、积极友谊质量越好,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强,这一结论与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9-10].

本研究一个比较有实践意义的发现是,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相似度检测作用,其相似度检测效应为-0.304.那么相似度检测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群体在友谊质量上存在差异[5].同伴接纳水平高并不代表着儿童就一定拥有高质量的朋友,一些儿童虽然同伴接纳水平比较高,但若对自己的社交情形经常做出过于苛刻的评价,如对自己与最好朋友的交往现状不满意,也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二,对于低水平的同伴接纳者,友谊为他们提供了抵制孤独感的缓冲器,它减少了群体接受性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好朋友的积极友谊质量越高,儿童从这种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的积极情感支持就越多,如心理安全感、自我支持和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爱好、指导和帮助、交往和相互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归属感,从而缓解了儿童的孤独感.因而,积极友谊质量可能正是同伴接纳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

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相似度检测作用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提示我们,同伴接纳对孤独体验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相似度检测作用的发现将有助于对群体地位不利的儿童消极情绪体验的干预,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其消极的情绪体验.总之,这一相似度检测作用的发现,无论是对于该领域理论的丰富,或是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谢:本研究得到傅丽萍老师的帮助,特此感谢 !

:303-305.

[7]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 相似度检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 36 (5):614-620.

[8]Hodge Ernest VE, Boivin M, Vitaro F, et al.The Power of friendship: Protection against an escalating cycle of Peer victimization[J]. Dev Psychol, 1999,35(1):94-104.

[9]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1:24-29.

[10]赵冬梅,周宗奎.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 29(1):194-197.

责任编辑:靖华

2008-03-04收稿,2008-09-01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