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价值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97 浏览:156150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的第五课,也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篇写景类文章.作为三年级写作启蒙的重要篇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运用好本文的语文教学价值,而不仅仅是读读文、学学词、走过场,如何把学生已会的不教,而把本文蕴含的语文教学价值提炼出来,是我本文探究的重点,以期抛砖引玉.

一、从审题入手,学习写景类课文题目的表达价值:

《北大荒的秋天》是第二单元写景类文章的第一篇,本单元的三篇写景文章《西湖》《拉萨的天空》也各有千秋,写法不一而足.单就本文而言,仅从课题就可以找见规律,同时,审题也是三年级这个学段应该培养学生的重要语文能力.可在学生朗读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的( )”这个词组结构,中心词是什么?限制词是什么?同时,可以练习替换“北大荒”这个词,并做出比较,“北大荒的秋天”和与其他限制词搭配的秋天有什么不同,以感受不同的限制词对这类文章写作的导向和局限;也可以练习替换“秋天”,以感受不同的中心词对于文章内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审题的基本技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水到渠成.

为了总结、归纳不同类型课文在表达上的规律,老师还可以继续回顾叙事类、写人类课文的题目,总结、归纳这类课文的基本结构,如叙事类课文总是围绕:谁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结果如何?来写.掌握这些一般规律,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文章的写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从结构入手,学习写景类课文突出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从审题中,学生已经明确《北大荒的秋天》就是突出写北大荒的秋天特有的特点.《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最后一句话:“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文末的感叹号起到了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

第一自然段“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主要是解释了一个成语――“一叶知秋”的意思.

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可以提取出来体会――“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原野热闹非凡.”都起到了概括全段的作用,是整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同时,可以把“中心句”的意思传递给学生,中心句就是围绕中心写具体,找中心句要开动脑筋,它有时在自然段的中间,有时在自然段的结尾,当然,最多在自然段的开头,要看清楚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三、具体分析,学习写景类课文围绕中心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第二小节,为了把天上的流云写具体,作者运用了“流”、“转眼间”“抖动”等词语,突出了流云变化快的特点;为了突出流云色彩美丽的特点,作者运用了“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的具体描写和“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样的比喻,写出了流云的动态和美丽,表达颜色的多和变化快,用词之精准,一个也不能去掉.

第三小节,“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其中隐藏着“静静地”“躺”“明净”这一组表达静的词和“顶”“游”“漾”这一组表达动的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准确地表达了小河清澈的特征.因为,如果不清澈,就没有下文“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的描写了.

第四小节,围绕着“热闹非凡”,作者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品种多:大豆、高粱、榛树叶子;数量多:“成片的高粱”“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声音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颜色多:“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红得像一团团火”等,把北大荒的秋天的热闹写得淋漓尽致,看似没有章法,实则多渠道、多种感官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甚至运用拟人手法,充分表情达意.即使是表示颜色,也很讲究地运用了“黑红黑红”“一团团火”等重复的词,是否比“黑红的脸庞”“一团火”更热闹些呢?


四、迁移运用,形成语文能力: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不仅是课后习题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迁移运用的良好载体.围绕“热闹非凡”来写一段文字,可以以“商店里热闹非凡”“公园里热闹非凡”“学校里热闹非凡”“超市里热闹非凡”等起笔,相信学生们经过课堂上的有效学习,肯定能从品种、数量、声音、颜色等方面来渲染“热闹”,用实践来形成语文能力.

五、学习用物产丰饶来赞美升华景色:

开花是为了结果,优美的景色加上丰饶的物产,更增添了秋日景色的与众不同,《北大荒的秋天》以一个神来之笔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表达了对北大荒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升华了主题,值得学习.

一切景语皆情语,《北大荒的秋天》以准确的用词、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也要从理解内容走向关注表达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得到更有实效、更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江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