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血管内皮瘤CT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道并结合文献)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79 浏览:134163

【摘 要 】目的探讨骨血管内皮瘤的CT影像征象.方法搜集核心杂志6例并本院1例共7例具有CT影像资料的骨血管内皮瘤病例,总结肿瘤发生部位及CT影像表现.结果发生于下肢长骨2例、上肢1例、肋骨1例、胸椎1例、全身多发2例;病变区域骨质破坏并伴有少量肿瘤组织,肿瘤组织无骨化、钙化;肿瘤边缘骨质破坏呈虫蚀状,无骨质硬化及骨膜刺激征、Godman三角.结论骨血管内皮瘤为恶性肿瘤,预后差,CT检查对早期发现肿瘤瘤灶具有较大优势.

【关 键 词 】血管内皮细胞瘤;CT影像

血管内皮细胞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又称恶性血管内皮瘤或血管肉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中年女性较多见,男女均可发生.原发于骨骼的血管内皮细胞瘤较以前国内报告较少.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男,64y.左下肢疼痛,包块一年余,包块呈丘状隆起,质硬,触压痛.

1.2CT技术采用CT平扫加冠状位、矢状位重建.

1.3国内文献总结国内核心杂志报道的6例骨血管内皮瘤病例.

2结果

2.1本病为少见恶性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以骨痛就诊.本组病例发病年龄在14-71岁之间,发生于下肢长骨2例、上肢1例、肋骨1例、胸椎1例、全身多发2例;病变区域骨质破坏并伴有少量肿瘤组织,肿瘤组织无骨化、钙化(如图1、3);肿瘤边缘骨质破坏呈虫蚀状(如图2),无骨质硬化及骨膜刺激征、骨膜三角.

3讨论

Schajowicz[1]等报告12例,有9例发生在长骨,其中8例发生在下肢.以单发为主,多发较少见,Campanacci[2]等报告的病例中2/3为单发,1/3为多发.本病例为单发,未发现多发病变,骨质明显破坏,并可见软组织占位,边界不清.病理表现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及丰富的内皮细胞;瘤细胞呈圆形或多形性,三五成群呈小巢状、索状、不规则排列、分布于黏液间质中.Campanacci和Bourekas[2]细胞内含等依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将血管内皮细胞瘤分为III级.Ⅰ、Ⅱ级分化程度好,预后好;Ⅲ级分化程度差,预后差.

3.1CT影像学表现本病主要为溶骨性破坏,呈斑片状或泡沫状.密度不均匀,个别病例病变偏心.CT值为16-48HU,部分边缘硬化,内可见分隔,并见粗大的骨嵴,轻度膨胀,少数病例病变明显膨胀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肿瘤新生骨[3].通过本组CT资料总结,认为影像学表现基本同肿瘤分级相对应:Ⅰ级肿瘤边界清晰,常有残留骨小梁,呈蜂窝状;Ⅱ级常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Ⅲ级可见多个透亮区,边缘模糊不规则.本例影像表现符合分级较高血管内皮瘤征像.

3.2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主要为溶骨性破坏的等密度影,病变发生在胫骨边缘.无骨膜反应及肿瘤新生骨.影像学上Ⅰ级肿瘤边界清晰,常有残留骨小梁,呈蜂窝状;Ⅱ级常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Ⅲ级可见多个透亮区,边缘模糊不规则.

CT影像学主要与以下4种病变鉴别:①骨巨细胞瘤鉴别:长骨血管内皮瘤的溶骨性破坏,通常呈泡沫状,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要注意与骨巨细胞瘤鉴别,骨巨细胞瘤临床上主要见于成年女性,病变常发生在股骨远端胫腓骨近段,X线表现为病骨的骨端见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呈泡沫状改变.②脊索瘤:发生在骶骨上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要注意与脊索瘤鉴别.因骶骨是脊索瘤最常发部位,病变常常为明显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皮质菲薄.③单发转移瘤:可单发在骨任何部位的局限性溶骨性破坏,边界清,发病部位较随机,发生在年龄较大或/且发现原发灶时通过生物学特性较易鉴别,但在无明确原发灶,发生在中甚至轻年时不首先考虑本病,较难鉴别.④骨纤维结构不良:早期局限性骨质破坏要与骨纤维结构不良鉴别,包括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这类疾病发病部位与骨巨细胞瘤相似,但发病年龄轻,病灶周围通常可见硬化边,双侧对称发生,灶周软组织不受累或较轻受累,灶长轴与骨干长轴平行(骨巨横向较明显),骨皮质纤维缺损通常症状不明显,当累及髓腔时才会有症状,这时演变为非骨化性纤维瘤(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