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35 浏览:155938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 运算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55-02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教学只要让学生牢记计算法则、反复做练习题,就能达到提高运算能力的目标.其实不然,运算能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记忆、理解、推理、表达、想象等能力相互渗透,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计算数学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在把握算理的基础上提升运算能力.笔者摘取了以下几个教学片段,试图通过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总结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片段1: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运算能力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购物场景图)请大家看屏幕,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1:圆珠笔芯每支0.4元,乒乓球每只0.6元,橡皮筋每根0.05元.

师:(课件出示问题:写3支圆珠笔芯需要花多少元?)你会计算吗?

生2:0.4×3等于1.2(元)

(课件出示题目:写7根橡皮筋需要花多少元?写4只乒乓球需要多少元?请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三道题目都用乘法算呢?

生3:第1个问题,写3支圆珠笔芯要多少元,也就是求3个0.4是多少.


生4:第2个问题、第3个问题分别是求7个0.05是多少,4个0.6是多少.

师:请大家观察这3道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同学们前后桌互相交流,再告诉老师,好吗?

生5:三道题的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

师:在这三道题的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点: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而且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小数和整数相乘)大家请看课件,我们在正方形中涂色表示4个0.6.通过观察图中的颜色部分我们知道,求7个0.05用乘法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0.05×7等于0.35.刚才同学们在口答算式时都能很快地说出这几道算式的得数,谁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教师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分析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6:第1道题,可以先算整数乘整数:4×2等于8,0.4×2等于0.8.

生7:第2道题也可以参照第1题的算法:7×5等于35,0.05×7等于0.35.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计算方法,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都可以先把它看成整数乘整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教学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启发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构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采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产生新的算法.教师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计算,而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弄清算理,得出计算的法则,这样教学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的能力.

片段2:让学生在思辩中提高运算能力

师: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看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爸爸写了一个榴莲,重量刚好是4千克,每千克2.55元.

(课件出示问题:8元够吗?15元够吗?)

生:8元不够,15元够.

师:这位同学能够口算这道题,真棒!如果用估算法,可以把2.55元看做是3元.也就是写4千克榴莲的钱数,比8元多,比15元少.那么,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写到这个榴莲呢?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用竖式计算2.55×4.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最后出现了两种竖式写法:一种是末尾数与4对齐,一种是小数点与4.00对齐.)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算式,两种算式写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20,注意观察两个竖式有什么区别的地方呢?能描述一下你在写竖式时是怎么考虑的吗?

生1: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因此,小数乘法的竖式也应该是相同数位对齐.

生2:课本上列出的竖式是末尾数对齐,所以我也这样写.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那么,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竖式要如何来写呢?

(有的学生说竖式的相同数位要对齐,有的学生说竖式的末尾数要对齐,在激烈的讨论、争辩中谁也无法说服谁认同自己的算法.)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自己的竖式,口述自己刚才的计算过程.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四五二十,写零进二,四五二十,加二得二十二,二四得八,加二得十,此时教师示意学生停.)

师:同学们刚才口述的这段内容是根据整数乘法的算式进行计算的.因此,在写竖式时,尾数末位要对齐,这时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现在回顾刚才的这道题,积是两位小数,积中的小数点应该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师总结.)

师: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而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一样的,也跟我们之前算的3道题是一致的.

很多教师在教学计算题时,往往写好竖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模仿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只要计算正确,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只注重结果.而在片段2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思辩中提高计算能力.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写法而产生意见分歧时,这位教师没有直接把计算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见解,待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计算过程,得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内在联系,形成对“小数乘整数”竖式写法的正确认识.教师让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也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辨、重组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片段3: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运算能力

师:请大家再看几道题:

师:竖式计算是否完成了?

生:没有完成,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是的.你认为这几道题的积要怎么点上小数点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积中的小数点.)

师:(课件出示12.8×22)你能根据算式说出得数是多少吗?

生:不能.

师:你认为还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才能知道得数,也就是说知道了什么,就能直接说出这道题的得数呢?

生:128×22

(师课件出示128×22等于2816)学生口答出结果.此时教师依次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教师追问学生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师:我们继续来看着几道题,不用计算,你能说出它们的积各是几位小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并反馈,教师分析原因,归纳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回顾,在反思中提高运算能力.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理解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因此,这位教师设计了三种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三次反思:一是这几道题的积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二是学生口答计算结果,思考教师的问题;三是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反馈,分析原因,归纳总结.通过3个步骤的教学,让学生在反思中形成对确定小数点位置的正确认知.学生经历了学习实践和学后反思的过程,其计算能力自然也有了提升.

片段4: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运算能力

师:最后,我们再来做一组口算题目.请同学们根据题目直接写出得数.每行4题,就写4个得数.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写出得数.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0.5×4的积为什么是整数?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这组口算题目,检测如每题0.2分,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说说你得了几分吗?

生:0.2×8等于1.6(分).

师:请同学们用算式来说说自己做对的口算题的情况.

师:刚才我们就是应用了“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

做练习题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仅要突出学习要点,还要有针对性,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有拓展的空间.这位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一组口算题,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做题的情况,这样的练习方法强化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前教师要立足于课内,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教材,深刻领会算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启发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探索出合理、正确的算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应在学生计算的反馈中做好归纳、分析、总结.只有充分运用好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计算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责编 韦 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