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七年级的数学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944 浏览:80871

摘 要: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不少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较好,到了中学却不令人满意.原因之一:中学教学无论是教学方还是接受方都存在一个与小学教学相衔接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七年级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如何搞好七年级数学入门教学的体会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 键 词:七年级数学学生的信任精讲多练

一、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学生的信任

七年级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受老师的影响,一般地说学生会安静地听完第一堂课,然后对你掂斤估量,觉得你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工作经验如何,并且与心中的楷模——自己的小学老师作比较.学生在这一比较中,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适应你,还是以消极、挑剔的态度来对付你,影响着他们学习兴趣的增减.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的机会,凭借教师优异的教学素质,敏锐的数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七年级的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本节课不安排新课内容,主要介绍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趣味知识.首先板书“+”、“-”、“×”、“÷”、“等于”五个小学数学常用的符号,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生都能纷纷说出其意思.接着又问: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学生说不出来.就向他们介绍了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也是魏德美所创,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首先使用,乘是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所以将“+”号斜了过来.“÷”: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所创,意思是表示分界,所以用一横线把两个点分开.“等于”:是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用这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符号来表示等值最为恰当;接着,还给学生讲了“数学家巧解实际问题的传奇故事”,举例告诉学生从丑常的生活小事(如猜单双等)到高精尖的卫星运动轨道无不存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介绍了数学中的7种高效思维方法等;最后动手随意而迅速地剪出五角星,提问学生你能画一个圆刚好经过一个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吗?你能在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吗?又通过简单作图画出了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还提问学生:你能画一条直线把等腰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有几种分法?学生迅速地说出了几种回答,接着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并告诉他们:你们只要认真学好数学,它会告诉你们比这多得多的数学知识,你们可以比老师画得更快,做得更好.这节课涉及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且又都很感兴趣的,因此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向望和极大的热情.课后通过了解学生,他们通过这一节课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直喜欢学习数学.


二、进度适当,精讲多练,稳扎稳打

心理学告诉人们,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刚进初中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相对还比较欠缺,如果有的教师“望生成龙”心切,刚开始一味赶进度,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或用来补充内容,提高要求,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时间去消化,理解不透彻,导致作业无从下手,错误率高,测验得不到好成绩,这给学生增加了失败的情感体验.尤其当学生接连遭受失败时,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挫伤,其后果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害怕,厌恶情绪,甚至产生“反正学不好,干脆不学了”的想法,这对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极为不利.因此七年级教学进度要适当放慢.

如有理数的运算中学生能够记住运算法则却不能熟练正确运用等,针对七年级学生兴趣和意志力特点,在每一个运算法则学完后都安排有练习课,使学生能够巩固做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梯度,课堂上有意识地多安排一些练习的时间,精选一些中下学生“跳一跳,能摘得着”的例题,习题进行训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一课中设计了如下练习: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大家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零碎、小数目的;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等至此,大家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

总之,七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数学又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七年级数学入门教学效果的优差直接影响到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因此对每位中学数学教师,应足够重视,把好七年级数学教育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