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33 浏览:131182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逐渐受到了重视,而英语课程也在逐渐的适应着历史的发展,自从2005年初中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英语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要学生通过在课堂中英语知识的补充以及课外的训练,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同时,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经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能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熟练的运用英语来解决问题.


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变

对于英语教材的改变,80后对其应该感触颇深,在80后上初中时,同时也正赶上英语教材的改革,由传统式枯燥的英语教材改成了图文并茂的英语教材,这也大大的增强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材在印刷方面也更多的增加与丰富了课本的色彩,更具时代性.

同时,教材的整体衔接上也做得更加充分,单元与单元之间都有一定的练习,增加了教材的整体连贯性,使学生更加轻松的来学习英语课程.新教材也较为注重读、听、说着三方面的训练,在习题的题型方面更加的多样化,更加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虽然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新教材改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在新教材中,对于之前的单词与句子的书写及训练读、听、写方面也都删减了很多,这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先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英语,然后才能更系统地去学习英语,不能无限地将起点弄低,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词汇量分布的问题,在新教材中,生僻词汇的出现并没有平均的分布在课本当中,导致了在一节中同时出现了十个或者十个以上的生词,而在另外一节课中却没有出现任何生词,这种生词分布不均导致的问题就是在一节课中对于生词的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时间不平衡.使得老师无法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长期下来,老师也无法完成整体的教学任务,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二、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如何在初中英语这个起步阶段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已成为了如今英语教学的关键.在《英语课程基本准则》中,已明确规定了在初中英语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一定要突破以往的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也不要仅仅局限于默写单词,背诵课文等初级考核手段,否则就会让学生对于学习英语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英语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困难.所以,在英语课程改革之后,突破了以往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更加提倡了学生的自主性,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地思考,敢于提出质疑,这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增加,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练习英语的口语以及进行语法的讨论,一定要加强学生口语的练习.

同样的,改革之后也会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弊端,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教学方法不是特别完善,所以,学生成绩的分级化就体现的不是特别明显,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绩好坏直接就会显现出来,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新教材的改革中,就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在学生基础不统一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拉开距离,从而使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逐渐的消失,进而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在课堂上,老师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够同样地接受英语知识,进行分组讨论,这种看似很公平的措施在真正实施起来时,慢慢地会使本来基础不好的学生不愿意参加讨论,导致了在分组过程中只有几个同学在讨论.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老师的教育方法问题,主要还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问题,教材的改编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打消了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结:实行英语课程改革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了,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出现问题,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还不能有一种特别完善的教学模式去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初级英语教育.所以说,我们只能慢慢在实践中摸索,摸索出一条能够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模式,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