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6 浏览:6727

摘 要:从教育来看,学生在学校有两个任务,一是学知识学做人,其二就是身心健康.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明确责任,迎难而上,用勇气来开拓进取,用智慧来排除万难,用扎实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优秀的成绩来.

关 键 词:身心健康;德育;比赛;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4-0150-01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体育活动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培养与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与习惯;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进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造轻松愉快而又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而愉快的学习环境,造成一种好学上进、互助友爱、讲究文明的集体气氛.在集体中,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和支持,相互信任.任何一个人的好成绩都会给集体中的全体人员带来快乐,个人的失败也会给集体带来不安.这样的集体和气氛,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而且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自豪感.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而且能培养团队意识.因此,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特别是帮助体育特长和有才能的学生

让他担当体育小组长,使她们的体育特长和才能有表现施展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同时坚决抵制对体育后进生进行嘲笑、挖苦、讽刺的不良行为.通过练习中保护别人,帮助别人和团结别人的行为改变学生中存在的(特别是留守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学会关心、爱护、团结互助.

(四)制定合理的要求,以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其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适应.如果要求过低,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频频失败,会导致自卑自弃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学习重点不同,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愉快.成功与否并无一定的绝对标准,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成功.


(五)引导学生承受挫折

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联系练习这一特殊手段使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应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结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目标,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

(七)提高教师的教育修养

教师必须加强教育修养,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克服教育上的粗暴行为,特别是那种当中羞辱之类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做法.

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对急噪、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

三、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则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五、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强化训练

保护个别学生的脆弱心灵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细心的体育教师们会发现通常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而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等,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些个别学生,体育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在体育课堂上给他们多创造一些机会,特意安排一些他们比较擅长的活动项目,让他们在其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别人行的他们也行,甚至可以做的更好.不要奢侈你的一句表扬,因为它将会让某位学生一下子摆脱困境.

提高个别学生的自强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提高个别学生的自强意识,让学生们遇到挫折不灰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增强个别学生的集体观念

现在的这些学生在家里都比较受宠爱,也因为大人们的宠爱,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私自利、以我为主、不合群、集体观念不强等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体育教师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使他们乐于交往,互帮互助,与人和谐相处,增强集体观念.

心理健康指导的过程是一门艺术,要通过体育教师对课的精心设计和指导,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

1.平等的态度.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初中生特别敏感,如果感觉到教师对自己不公平,那么它会对老师产生反感.一个学生反感的老师,即使他水平很高,学生也会因感情上的障碍而不愿意真心听讲.

2.及时总结.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应充分利用课堂小结进行总结,正确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矫正不良的学生行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