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指数看中国轴承进出口贸易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61 浏览:58876

【摘 要 】 本文计算了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我国轴承贸易竞争力的变化,揭示了我国轴承近年来进出口各项数据的变化成因.提出了提高我国低中高端轴承国内外竞争力的措施.

【关 键 词 】 中国轴承产业 竞争力 进出口贸易

中国轴承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轴承产品已能满足我国国民生产的基本需求.在中国轴承进出口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轴承进出口贸易现状,十分重要.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家具等多种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笔者拟通过对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轴承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为我国轴承进出口贸易未来提出参考建议.

一、中国轴承进出口概况

1、轴承进出口数据统计

中国轴承进出口数据如表1.该数据来源于《轴承外贸》杂志,由于数据来源限制,进出口数据主要从1996年开始.为文中分析所用,另选用了1996年以前的几个代表年份的出口数据.

从表1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改革开放前中国轴承出口额几乎为零.比如1974年中国轴承年出口总额仅有40多万美元.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出口额也只有不足1000万美元.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轴承出口逐年快速增长,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里,出口额增加了18.7倍;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里,出口额增加了5倍.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里,出口额又实现了翻番.2010年实现出口额超过了33亿美元.第三,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和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各行各业对轴承需求的迅速增长,进口轴承的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轴承的年进口增长幅度已高于出口增长幅度.比如从2004年到2009年的5年里,我国轴承进口额增加了1.44倍,2009年达到了28.34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到8.16亿美元.

2、成品轴承进出口

本文收集了最近九年(2001―2009)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出口数量和金额,计算出每年成品轴承进出口平均单价(以美元计价).结果详见表2.

从表2中可见:第一,中国成品轴承的出口单价多年来一直保持在较低价位水平.直到2007年,成品轴承的出口单价才有所提高,出口平均单价有较大幅度提高的2007年正是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这一年.除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外,如果再加上近几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出口成品轴承的平均单价实际上不升反降.第二,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口平均单价一直高于出口平均单价,并且成品轴承平均单价每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五”中期到“十一五”中期(2005―2009年)的5年里,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口平均单价提高了1.52倍.第三,中国成品轴承平均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之比呈连年上升势头,该比值从10年间最低的1.42上升至2009年3.33.


二、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与分析

1、计算公式引入

(1)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同一类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巴拉萨(B.Balassa)曾经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重要性程度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其计算公式:IIT等于1-|X-M|/(X+M).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1],T等于0时,表示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T等于1时,表明产业内进口额与出口额相等;T值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2)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简称TSC )计算公式为:TSC等于 Xi-Mi/(Xi +Mi).式中Xi、Mi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专业化指数也称之为贸易竞争指数.如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该国是i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世界总体水平,具有贸易条件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如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该国是i产品的净进口国,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世界总体水平,处于贸易条件劣势,且数值越大,劣势越明显.

2、计算结果

表3列出了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和贸易专业化指数(也即贸易竞争力指数)TSC的计算结果.

3、结果分析

(1)中国轴承IIT指数较高.IIT指数从静态上反映了我国轴承产业内贸易程度.透过以上近10多年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轴承IIT指数一直位于0.5―1之间,说明中国的轴承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2008年前产业内贸易程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2)中国轴承TSC指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6―2002年TSC指数一直大于0,但数值逐年减少,这说明在该阶段我国为轴承净出口国,具有明显的贸易条件优势,但是这种优势逐年降低.期间,中国轴承出口额增长86%,而同期进口轴承增长了2.22倍.在接下来的2003年中国轴承就开始出现了贸易逆差.2003年以后TSC指数基本都小于0,为负值,说明我国轴承已经从以往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贸易条件优势已不复存在.

(3)中国轴承进出口数量、金额和平均单价演变成因分析.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轴承工业和机械制造业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生产低端产品,以满足国内的大部分需求和国际低端市场的需求.在相当一些年里,我国主要出口的是普通精度级别的微小型深沟球轴承,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均连年大幅度增长.TSC指数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轴承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资源禀赋.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已日趋减弱.与进口相比,中国轴承出口乏力已开始显现.产业内贸易方式也逐渐从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向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化.

2000至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汽车、机床、造船、发电设备等不仅产量增长迅速,而且产品水平亦不断提高.现以有代表性的机床工业近年发展为例来分析我国轴承进出口的发展和演变.表4即为2000―2009年我国机床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

从表4中可见,2003年到2009年的6年间,我国机床产值增加了5.43倍,消费量增加了近2倍.整个“十一五”期间,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我国高端设备产量和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无疑对高端轴承的需求量也随之而大幅增长.2003年和2009年进口成品轴承数量、金额和平均单价分别为:13.58亿套和13.64亿套;8.79亿美元和24.53亿美元;0.64美元和1.79美元.2009年和2003年相比,在进口成品轴承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口成品轴承金额和平均单价增加了1.8倍.从而证明了,低端成品轴承的进口量逐年减少,而高端、高附加值轴承的年进口量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产业内贸易也在向垂直产业内贸易逆转.这也说明了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滞后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已同时成为全球数控机床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从而也预示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精密轴承的世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机床、风电、汽车、轨道列车、航空航天业等高水准、高速度的发展对轴承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轴承工业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主机厂密切配合尽快开发新型高质量的轴承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参与高端轴承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1996―2009年间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即IIT指数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时间期间内均位于0.5―1之间,从而表明中国的轴承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2008年前产业内贸易程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中国轴承贸易竞争指数,即TSC指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6―2002年TSC指数一直大于0,这说明在该阶段我国轴承具有明显的贸易条件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资源禀赋.2003年以后TSC指数基本都小于0,说明我国轴承贸易条件优势已不复存在;第三,进出口轴承平均单价差别距逐年拉大,进出口金额逆差创新高,表明中国高端轴承市场份额正在被国外轴承公司抢占;第四,中国轴承业一方面要提高低、中端量大面广的轴承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品和生产效率,来弥补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的逐年减弱,以继续巩固和发展低、中端轴承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和设备投入,研发、生产制造业日益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端高精度和高性能轴承,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品,提高我国高端轴承在中外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张乃丽、李红燕: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 张明志:中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的国际地位与地理方向特征[J].国际贸易问题,2007(7).

[3] 戴昀:中国木制家具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4] 郭彦:我国轴承产品贸易逆差诱发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