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外贸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46 浏览:142458

[摘 要 ]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外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外贸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创汇和经济发展.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指标,对安徽省外贸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关 键 词 ] 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对策

安徽作为欠发达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出口逐渐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一些外贸强省相比,安徽省外贸出口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应努力提升安徽省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现状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下面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指标对安徽省近年来外贸竞争力的变化作一分析.

1.贸易竞争指数又称TC指数, 它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或特定产品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强弱.其值在-1至1之间,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产品或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若其值为负,则表示该产品为净进口.其公式为:贸易竞争指数=(X-M)/(X+M),其中,X表示产品的出口额,M表示产品的进口额.

2001年至2005年间,安徽省出口商品中,有四大类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医药品、塑料制品等)、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服装及其衣着附件、鞋靴、光学物品等).其中,杂项制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强,2002年TC指数达到了0.88;食品及活动物曾是安徽省的出口强项,但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TC指数由2001年的0.81下降为2005年的0.52.非食用原料贸易竞争指数为负,为净进口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竞争力较弱,大多数年份TC指数小于0,2005年有所上升,达到了0.17.

图 安徽省2001年~2005年安徽省主要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动态变化情况

2.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比重越大,则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国际竞争力越弱.从1996年到2005年十年间,安徽省出口规模从175376万美元上升至519000美元,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除1998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外,逐年递增,从1996年的0.33‰上升到2005的0.50‰ .这说明安徽省外贸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中部地区,安徽省外贸竞争力也居领先地位.2001年至2005年,除2004年略低于山西和河南以外,均居六省之首.但与其他外贸大省比,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广东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0.027726,江苏省也达到了0.011833,而安徽省仅有0.000499.

3.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1979年,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在80%左右,至1990年,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为4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超过了初级产品.此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持续上升,至2005年,已达到92%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已成为商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的不断提升表明安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二、影响安徽省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安徽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外贸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规模一直较小,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目前,安徽省出口的竞争力的提升依然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

1.科技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安徽省出口结构近年来逐步改善,已逐步从初级产品为主导转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和初级加工品,但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大多数产品均属于加工程度较低、附加值低、出口竞争力差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且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2005年,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当年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15.9%;而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28.6%.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和年增率均低于全国水平.这种出口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2.外贸经营主体相对集中.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是安徽外贸的主要力量.从出口所占比重来看,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偏高,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较小,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缓慢,对全省出口拉动作用较弱.近几年国有企业出口增长缓慢,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民营企业出口增势强劲,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出口规模已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而安徽省利用外资水平一直不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对全省出口贡献较小.此外,在出口企业中,生产型企业所占比重低,企业规模小.很多企业缺乏国际经营的经验,开拓市场能力较弱.

3.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安徽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一直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步较晚,发展较为落后.2000年以来,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均在80%以上,加工贸易出口额不足20%,而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均占50%以上,广东省更是高达70%~80%,与之相比,安徽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在安徽省的加工贸易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两头在外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附加值低,缺乏高端产品加工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4.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目前,安徽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等地区.其中,欧盟、美国、日本是安徽省前三位的贸易伙伴.2005年,安徽省与三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107808万美元,80571万美元,45694万美元 ,对这三国的出口额之和占到了安徽省总出口额的45.1% .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使得出口企业容易受到进口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也容易引起出口商的内部竞争和低价倾销,使安徽省的外贸出口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提升安徽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增强安徽外贸竞争力,对于提升安徽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引资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目前,安徽省利用外资总体水平还不高,较多的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今后,应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安徽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借助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对竞争力较弱的产业进行技术调整,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促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2.加大科技投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安徽省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整体技术水平还相当落后.而技术水平是衡量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技术的开发和保护,对高新技术的转让有严格限制.要想获得其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较为困难.因此,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主动权.政府应及时了解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向,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进一步增强安徽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安徽省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安徽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吸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能力强的加工贸易项目,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发展,促进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带动全省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培育出口名牌.品牌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在全国190个出口商品名牌中,安徽省有5个名牌,分别是省技术TOPDRIVE、合力机械HELI、省服装MIDNIGHT SUN、省轻工LILY、安迪健身ANDY,约占全国总数的2.6%,名列中西部省份第一位.这项工作今后应继续加强,一方面要发挥现有名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帮助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帮助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级出口名牌的标准建立选拔机制,选择有潜力的省级名牌,积极引导扶持,给予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待遇,促其实现品牌升级,争创更多的国家级出口名牌.


5.推行跨国经营战略,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大境外投资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应鼓励企业实施跨国经营 ,逐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进行境外投资,带动相关的产品出口.安徽省境外投资规模普遍偏小,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美元的很少,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主体主要是贸易性企业,而不是生产性企业.因此,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特点,合理布局,促使境外投资领域由贸易向生产转化,扩大投资规模.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的监督和约束,降低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和经济风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