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充满希望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7 浏览:10962

点燃孩子们内心的火焰

在美国纽约州有一个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几乎没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1961年,一位叫皮尔保罗的小学校长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他发现这儿的穷孩子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学用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就增加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一个名叫罗尔斯的小男孩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他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最调皮捣蛋的、最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皮尔保罗先生竟然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罗尔斯,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满嘴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子走路,努力学习,勤奋向上,在以后的40多年间,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杰罗尔斯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尔保罗校长,是校长的鼓励让他找到自信、看到了未来并走向成功!

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会教育学生:遇到生命中的贵人时,别忘了记得好好感激, 因为他是你人生的“助跑器”,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孩子们生命中的那一位贵人?

美国优秀教师帕特康罗伊说:“优秀的教师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相信有一千个拥抱生活的理由.”

可是,教育的现实并非光芒万丈,“你怎么会这样,你看人家”,“我不相信像你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什么出息”等这类消极的声音不绝于耳.

让学生充满希望吧!

给孩子一面旗帜,让孩子们在这面旗帜下前行!教育的确不是为了填满水桶,而是为了点燃火焰.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彰显对学生人生价值和尊严充分肯定的人文精神.

教育是照亮明天的曙光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学科起始于文艺复兴的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当时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提倡科学文化,肯定人权.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的概念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就是所谓的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

“教师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依托,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模式、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情感、态度、仪表和行为、人际关系四个方面.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的充分肯定;对学生的理解、容忍、接纳、尊重;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以学生为本,教育立足于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人生的幸福,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教育是照亮明天的曙光,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一位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他对职业意义的认知,也决定了他从职业中所获得的价值和成就,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成长,让生命富有价值,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

有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用精心地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并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给她取名叫盖拉蒂.他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向她求助,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国王的真诚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赋予雕像生命.盖拉蒂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娶其为妻.

这则故事我们需要分享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热切的期望和足够的信心能创造奇迹!教师对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坚定的信念,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说你行,你还真行”,所以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进步.反之,向学生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其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说你不行,你真的不行”,往往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在就职演讲中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优秀的教师让孩子充满希望呢?

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教师,要给人阳光,我们必须充满阳光;要给人信心,我们必须充满信心,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只有心中充满阳光、充满信心的教师才会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工作,才会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那么,优秀教师怎样让孩子充满希望:

首先,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中获得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特殊交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而尊重学生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心理平台.

从人文的角度看,学生首先是“人”而不是等待老师雕琢的“物”;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的人生.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互主体性,即师生在人格、价值、尊严上完全平等,在教学中结成互为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要做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其次,理解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心有如其面,各不相同”,人文观念强调,学生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习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差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实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宽容是无声的教育,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宽容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无声的教育,是一种特别的爱.有了宽容之心,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将心比心、心位互换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那么,宽容什么?

宽容差异,宽容失败,宽容错误,宽容个性,宽容异见,宽容每个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性的一切!

最后,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教育观强调,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让学生生活、学习富有目标、充满信心;让学生充满阳光心态、心灵充实,积极进取、勤奋努力,安逸愉悦,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人文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向皮尔保罗校长学习,给孩子们一面旗帜,让他们看到未来、拥有信心,给孩子们足够的理解与宽容,让“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奇迹!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

如果学生是叶子,那我们教师就一定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