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67 浏览:14251

摘 要:“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思想的体系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反”是道的运行规律,由此,老子提出“弱者道之用”,在人伦日用中倡导“贵柔守弱”.从这一角度解读,以洞窥老子哲学中蕴藏着的丰富人生哲学内涵.

关 键 词 :道;老子;“反者”;“弱者”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41-02

道家之为“道”,原因就在于其崇尚“道”,道家的一切理论都离不开“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思想的体系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惟道是从”.他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揭示了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结合这一规律在人伦日用中阐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人之感悟、反思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内涵.

一、老子的“道”――化生万物,道法自然

要认识老子的人生哲学,我们不得不从他的“道”说起,可以说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道”而展开的.道,本义是大路,坦途.《说文解字》曰:“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后来引申为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老子以前,以天地为万事万物的终极界限,而从老子之后,他认为,天地之上存在着一种更为本质的存在,即其所谓之“道”.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就道与物的关系而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所以,老子认为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作为超越界的存在,非现象界实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因此,他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道成就万事万物,其施气精粗不一,无所选择,无所去留,一视同仁,并非有意为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道去依赖和参照的对象,而是形容一种状态――“自然而然”,即道化生万物,并不是有意或是要达成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自然无为”是指“无人为”,就是没有人类社会的刻意造作和虚检测不真,而完全是顺应自然的状态.

老子的道,源于他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超越界的独到领悟,道不仅是形上超越的本体,也是形下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据.其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建立在这一规律之上的处世真谛和人生哲学.

二、“反者道之动”――福祸相依,流转不息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老子看来,这一现象带有普遍的自然性,是“道”运行的必然法则,即“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等都是从对立统一的范畴来说明的.在老子看来,事物对立面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积弱成强的渐变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应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由道所化生的事物也在不停的运动中,而且物极必反,是以一种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三十章).由于事物发展至一定程度必然向对立面转化,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中潜伏着祸,祸中伴随着福.正因如此,“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时减损反而最终能够有所增益,增加反而会导致减损,老子还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公与?高者抑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正因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以他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说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盈满,破旧反而能新成,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能够避免盛极必衰,避免衰退败亡.由“反者道之动”,老子进而提出“弱者道之用”,在人伦日用中倡导“贵柔守弱”.

三、“弱者道之用”――贵柔守弱,处下不争

根据“反者道之动”的法则,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第三十章)和“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刚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应当甘居柔弱,柔弱反而能够使事物得以长久.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提出了一种与儒家思维不一样的方法来解决世间矛盾,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想路线,其所倡导的“贵柔守弱”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普遍影响,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种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

1.贵柔守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可见,刚强走向衰老和死亡,而柔弱则是生命力的象征,人应该守柔处弱,不可逞强好胜.“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就是说真正懂得刚强的人,才明白守于柔弱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溪涧,这样永远不会背离“德”,而回归到婴儿的状态.真正懂得纯洁的人,才明白守于污浊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山谷,这样就能不断充实“德”,而回归到事物素朴的本质.这样做的前提是“知雄”、“知白”,就是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后做出恰当的选择,即“守雌”、“守辱”,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顺应事物的发展,因势利导而不强制,做最合适的选择. 2.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正因为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水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却可以战胜坚强无比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水无所不利,但永远谦卑处在下位,老子认为崇高的圣人具有水一样的品质,居卑处下,利万物不与民争利.所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川皆归于海,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能够容纳一切细流,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所以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这样不相争,才可以消除对立情绪,达到和谐境界,才能做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需要强调的是,老子的谦下不是达到居上目的的手段,而正是因为谦下,不以居上为最终目的,才能居上.同样,也正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不敢为天下先

要求我们不要“争先”,因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人们只有“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没有自高、自大、自满、自足,所以能成就伟大,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伟大.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万物遵循规律,生生不已,不着丝毫痕迹,虽然生长不已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人,或自恃有功于天地.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任自然的伟大,所以圣人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

老子告诉我们能够甘于柔弱就会回报刚强,甘于卑微就能回报荣耀,不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充分体现了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深刻哲理和绝妙运用.

有人认为,老子过于强调“不争”、“处下”、“守柔”、“不敢为天下先”等思想,给人以软弱、缺乏积极性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气,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悲观主义哲学,应该予以强烈批判.笔者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没有能够把握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以“道”为核心,根据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即“反者道之动”的认识,用深刻的思维高度概括了人生处世真谛,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关爱生命,遵循生命规律的人生进取路线.

四、结语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对常规思维的一种超越,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其价值不可磨灭.朱子说读圣贤书,“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公冶长篇注》),读书要领会圣贤之意,结合切身体会,不断涵养自身气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心浮躁,很多人都“静”不下来,人们在沉重的社会压力下逐渐迷失自己,此时领略老子的思想智慧,体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找寻精神家园,可以重新拾起心中那向往已久的宁静与安详.


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王蒙.老子十八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8]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