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先生人很好,可惜了,大意了”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39 浏览:44748

编译局主要负责人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被免去编译局局长职务.2013年1月17日,新华社的消息证实了此前的传言

3年前的2010年2月,衣俊卿从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任上调任编译局局长.成立于1953年的编译局作为直属机构,共有近300名员工,副部级级别.该局主要任务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中国和国家重要文献及领导人著作等.

2012年末,54岁的衣俊卿却以有别于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因一封长达12万字的网络长文而卷入舆论漩涡.在这篇网络长文中,衣被披露与曾就读于编译局的博士后常艳发生婚外情.


现年34岁的常艳,原就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任副教授.2011年3月底,在报考编译局博士后时与衣俊卿相识.

在前述长文中,常艳曾声明“本文不是小说,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然而,在文章披露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她又变卦称这是“虚构出来的小说”.

后来的事实证明,前述长文是衣俊卿被免职的导火索.如今,这位曾声誉隆盛的理论研究者,仕途戛然而止.

1958年1月,祖籍辽宁东港的衣俊卿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同出生在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小学和中学阶段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毕业后,又加入“上山下乡”的行列.1976年7月,他在黑龙江省虎林县迎春粮库青年点下乡.下乡期间,衣俊卿加入了中国.

少年时代的经历对衣俊卿日后的学术生涯有很大影响.在1995年出版的《衣俊卿集》自序中,他解读这种影响:“当人被抛入直接的自然环境中,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生活的责任与重负形成一种直觉的、然而是深刻的体认.”

1977年底,高考恢复之后,衣俊卿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前三年,我基本上是一个循规蹈矩地接受课堂和书本知识的好学生.”衣在前述自序中说.

1982年2月,衣俊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1984年10月,他作为国家教委选送的进修生,到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哲学,将“实践派哲学”选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于1987年1月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2月回国后,衣俊卿继续在黑龙江大学任教,并在不久之后结束了第一次婚姻.彼时,衣与原配妻子已育有一子.对于这段婚姻,其前妻多年前接受《世界华商》杂志采访时的解读是:因为一些事情,丈夫认为她“不会做人”,“怕影响他的仕途晋升”,“加上一系列复杂因素”,两人离异.

在黑龙江大学,衣俊卿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仅两年时间后便破格晋升为教授.其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思潮等多门课程.1990年起,他还先后担任了黑龙江大学《求实学刊》的副主编和主编.

1998年,时年40岁的衣俊卿出任黑龙江大学校长.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当年,黑龙江大学的新领导班子提出了“改革是主旋律、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实现”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2001年底,在教育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黑龙江大学获得了“优秀”的结论,这是黑龙江省至此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高校.

除了处理行政事务,成为校长后的衣俊卿仍选择继续做学问,还有带博士生的任务.

2005年是衣俊卿人生履历上颇为重要的一年.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有成就者,衣俊卿跻身“中南海老师”的行列.当年11月,政治局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行集体学习,衣俊卿是两位主讲人之一.

“学而优则仕”.2007年3月,衣俊卿正式告别校园步入仕途,出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当年4月起,担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黑龙江当地媒体这样评价作为该省宣传部长的衣俊卿—“以其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毫不动摇的重点推进方式,带领黑龙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速”.每当被表扬时,这位省级官员会表现出一贯的儒雅谦和,“我很幸运”.

从北京大学毕业28年后,衣俊卿再次回到北京.此次归来,他已经有了新地身份—编译局局长.

作为执政党的理论研究重镇之一,编译局在中国转型期备受瞩目.衣俊卿的再次履新,成为当时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衣俊卿就任编译局局长期间,该局在两项业务上颇受好评—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汉化编译以及中国领导人著作的外文翻译.这两项业务在编译局俗称“请进来,走出去”.

除此之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衣俊卿善于解读关于理论建设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中国模式”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涌入人们眼帘,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引发了学界激烈的争论.

对于学界的争论,衣俊卿表现出一贯的温和,“我认为不必急于拿出一个结论说‘中国模式’是什么”.他认为,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一方面为‘中国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欢欣,另一方面也要时刻保持理论的警醒,看到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困难和压力”.

2011年,在中国成立90周年之际,执政党提出了关于“理论自信”的命题.

对此,衣俊卿肯定了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并认为“正是靠着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八大之后,号召全党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衣俊卿深表认同,并呼吁理论界要高度重视这一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

没有想到的是,仅在十八大结束一个月后,这位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学者型官员”竟遭遇了“桃花劫”.

显然,衣俊卿还有着旁人难以知晓的隐秘一面. 2012年12月中旬,衣俊卿与常艳的婚外情被披露于互联网上.这被外人视为后来他“东窗事发”的导火索.

常艳,出生于1978年5月,山西省临汾市隰县人.2010年7月,常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常艳与衣俊卿的第一次相遇,在2011年3月29日.据常艳前述的自述文字,当天,为了博士后面试,“我穿着亮面灰色中袖西服,白色衬衫,高跟鞋,戴着镶了些水钻的细细的发卡”,“漂亮并知性、干练”.

考取编译局博士后以后,常艳因人事档案的调转问题备受困扰.由于一时未能顺利从原单位调取档案,常艳有求于衣俊卿.

按照常艳的前述自述文字,2011年12月11日,两人第一次发生性关系.彼时,二人均有配偶.

两人的婚外情关系保持到2012年11月16日.在就读博士后是“脱产”还是“在职”的长期纠结之后,常艳由于衣俊卿未能满足其解决编制等相关要求,将二人私情以群发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多个信箱.最终,前述的长文被披露于网络.

这是2012年底第二起高官传闻.此前,重庆北碚原区委书记雷政富的视频被人披露于网络,雷政富因此被免去北碚区区委书记职务,并被立案调查.

2012年12月13日,常艳通过其个人博客发布道歉信,声称此前发布的网络长文是“虚构出来的小说”,“也希望大家读罢小说一笑了之”.

但实际上,文章除涉及二人种种隐秘之外,还涉及其他十余人,所述种种并非全系虚构.

该道歉信发布之后,常艳博客两度更名,原有博客文章也被悉数删除.

2013年1月17日,新华社通报,衣俊卿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他成为继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永文后,第三名在十八大后“落马”的副部级高官.

近年来,对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更加从严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对党员干部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及时提醒、批评、制止,要求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曾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说:“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缺口,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就任总书记后,更是要求必须“从严治党”.

“在相对传统的社会中,对于偷情通奸、婚外恋情的这种谈论,往往会导致男女当事人无法抬头做人,甚至身败名裂,再无前途可言.”在其代表作之一《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1994年版)一书中,衣俊卿曾如此评介.

19年后,一语成谶.

对于衣俊卿的免职,也有不少人表示惋惜.“衣先生人很好,可惜‘大意了’”、“没有架子,一介书生”等类似的评价,与众多批评之声共存于互联网上.

总是一头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常着西装领带,衣俊卿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儒雅学者,步入仕途之后,则是“学者型官员”.

在治学期间,衣俊卿所带的博士生,多对这位学者报以感恩之情.毕业于2009年的朱丹,在其博士论文的致谢词中如此写道:“衷心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衣俊卿教授,能成为他的学生是我毕生的荣幸.恩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以其严谨的学风不断地催我奋力前行,我在学业上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被免去局长一职之后,衣俊卿目前仍在编译局专家之列.

“自发道歉信后我一直沉默不语,你以为自己了解衣老师,是吧?如果你是真的崇拜、尊重、关心他,就请你闭嘴.”道歉信发表后,常艳曾在微博上如此叱问一名讥讽衣俊卿的网民.

如果没有常艳的长文,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衣俊卿,或许仍旧是一位学品官声俱佳的人.对此私情,衣俊卿从未有任何公开回应.

在代表作《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衣俊卿曾说:“人是十分矛盾的存在物.他既有光彩照人的一面,也有灰暗无色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