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36 浏览:32950

摘 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中需要探索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理性思考,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新理念;探索方法;学习过程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然而,新课改更新了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等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练习:(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单位“1”是;(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每份分别是这个圆的、;(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每份分别是这条线段的、,单位“1”是.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出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适应新时代的教师.

二、数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检测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给予特殊对待,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三、传授学生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二是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不会听课,学生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四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不会做.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探索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理性思考,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