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肢体瘫痪的脑梗死45例临床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7 浏览:8645

摘 要 目的:对无肢体瘫痪的脑梗死45例作临床总结,分析其首发因素、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变部位、大小,预后.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无肢体瘫痪的脑梗死45例病历资料作全面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发病率50~60岁77.8%,高血压为本病的首发因素,本组病例原有高血压84.4%,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TIA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是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中枢性面舌瘫、共济失调、精神和言语障碍.头颅CT或MRI显示病变部位常见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病性大小<2cm者占66.7%,>2cm者占33.3%,本组病例预后良好,好转率88.9%.

关 键 词无肢体瘫痪 头颅CT 脑硬死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31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无肢体瘫痪的脑梗死患者45例,全部病例行头颅CT或MRI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82岁,平均56.2岁,50~60岁77.83%,原有高血压38例、冠心病25例、糖尿病18例、高血脂20例、TIA 7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16例.

临床表现:头痛7例,头晕22例,中枢性面舌瘫11例,肢体麻木12例,共济失调12例,检测性球麻痹3例,真性球麻痹1例,言语障碍12例,精神失常3例.

辅助检查:血脂异常34例,其中以甘油三酯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为常见,心电图异常25例,其中以ST改变,左心室肥大,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为常见,血糖增高11例,糖耐量异常8例,肾功能异常6例.

头颅CT或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单一病灶13例,多个病灶32例.病灶大小<2cm者30例,部位多在基底节、脑干、病灶大小>2cm者15例,部位多在脑叶或小脑,病灶在左侧18例,右侧15例,双侧12例.

结 果

好转40例,加重4例,无变化1例.

讨 论

脑梗死中的脑血栓形成为多见(60%)[1],临床上多以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无肢体瘫痪者相对较少.5年收治各类脑梗死患者850例,无肢体瘫痪45例(5.2%)且均为脑血栓形成.①本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28∶17.此与男性患者烟酒嗜好有关,年龄50~60岁35例(77.8%),表明50岁以上为脑血栓形成的高发期.②高血压所致脑动脉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首发因素,本组原有高血压病38例(84.4%).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加剧动脉内膜病变、血液黏稠度增加和血流缓慢的直接因素.本组中原有糖尿病18例、冠心病25例、高血脂20例、TIA 7例,合并两种疾病以上16例,说明这些原有疾患是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③辅助检查对了解患者病前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判断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组中心电图异常多以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为主,与相关文献报道类似,左心室肥大与高血压有关,很少有房颤、室速等严重心电图异常.④头颅CT或MRI显示的梗死病灶可以很好地解释无肢体瘫痪者的原因.单一病灶13例,多个病灶32例,(其中不乏陈旧性病灶者),病灶大小<2cm 30例,部位多在基底节、脑干、丘脑等,一般不影响内囊,尽管数目较多但不累及肢体运动神经通路,病灶大小>2cm 15例,多在脑叶或小脑,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呕吐、言语及精神障碍,虽然梗死面积较大但不会导致肢体瘫痪.有些腔隙性脑梗死症状并不明显,完全依靠CT或MRI发现病灶,故对于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TIA、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只要出现上述症状,不管有无瘫痪均应及早行CT或MRI检查,争取及早确诊,及时治疗.⑤本组病例经过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聚集,降压等治疗,好转率88.9%,少数病例留有肢体麻木、言语功能障碍等轻度后遗症,生活可自理,但本组病例如不能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危险因素进行长期干预治疗,再梗死机率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