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研热”骤然降温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62 浏览:31088

备受关注的2007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日前结束,经历了近十年的“考研热”之后,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呈现首次回落,风风火火的“考研热”终于传出了降温的信号.

有关专家分析,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倾向,降低了研究生教育的层次,阻碍了研究生教育中创新力培养的分量,这一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使研究生在校求学期间能够学到真本事,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必须直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玉良院士表示,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提高研究生本身的质量,更要重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质量.

持续“考研热”降温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1月20日开考.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200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考研人数仅增加7000人,增幅仅为0.55%,这个数字比此前专家预计的150万人少了一大截.

而回首往年,从2001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2%.2005年较2004年的报名人数增幅为24.11%,2006年较2005年的增幅不到9%,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明显放缓.上海、北京等研究生报考集中的地区,都出现了报考人数的下降.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统计,2003年共有79299人报考本市各硕士生招生单位,比2002年增加19483人,增幅为32.6%,是报考人数持续增长的第十个年头,也是硕士生招生以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2004年上海市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是84611人,2005年报考人数99548人,2006年则有101607人报考本市各硕士生招生单位,比2005年增加2059人,增幅2.1%,继续刷新历史纪录.

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年出现转折,在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中,全国报考上海市各硕士生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95045人(上海生源21487人,占22.6%;外地生源73558人,占77.4%.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52620人,占55.4%;其他人员42425人,占44.6%),比去年减少6562人,减幅为6.5%.这是上海地区考研报考人数在经过13年增长之后,今年首次下降.

据称,今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报考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5%、11.3%、11.3%和8%.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2007年减少了5777名,减幅为2.5%.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海、北京等省市考研人数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而广东省则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低于往年的现象.广东今年35556人参加考研,比去年少100多人.

据了解,从江苏省考研的绝对人数来看,仍有微弱增加.今年江苏省共有69769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时,报名期间,江苏省共接受75910人报名,报名人数比上年增加518人.而从江苏高校的报考情况来看,全国共有108649人报考江苏省51家招生单位,报名人数比2006年增加8949人,增长9.0%.

业内人土认为,这是因为江苏的高校多,而且办学质量较高,考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同时,本地本科生人数众多,考研的总盘子也大;同时,江苏的地理环境好,属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比起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竞争压力相对好一些,一些内地的考生为了保险起见,更愿意报考江苏高校.不过,即使总人数仍在增加,江苏考研人数也出现了增幅减缓的现象.

事实上,除报考人数下跌外,今年各地考生缺考率也创历史之最,如上海地区3.3万名报名者,完成最后一场考试的不足2.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考生缺考率约为20%,比往年最高值15%又上涨5个百分点.

1月21日下午考研全部结束后,在上海师范大学考点,上海师范大学研工部部长陈伟统计缺考率为20%,该考点今年有考生3400多名,竟有700多人缺考,而且缺考人数一场比一场多.1月20日上午第一场开考,有10%左右的人缺考,第二场英语考试缺考率17%,1月21日的数学统考和专业课考试,缺考率上升到了20%.而去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点的缺考率只有10%左右.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3100多人的考点,两天考试下来,有2000多人次缺考,缺考率也接近了20%.

在上海理工大学考点,今年的缺考率也达到了20%,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据介绍,往年缺考的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现在缺考的社会人士明显增多.

据分析,缺考率上升的原因很多:一是许多考生在考试之前已找到满意工作,因而放弃了考试.还有的学生申请了国外的学校,由于考研报名和考试有两个月的时间差,在此期间接到了国外入学通知,自然放弃了考研.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考研看作背水一战,导致自己心理压力过大,最终难以承受负担,在考试来临时做了逃兵.还有部分考生由于某一场考试没考好,所以接下来的考试也全都放弃了.根据往年情况,在英语和数学这两个公认的难度科目考试结束后,缺考人数都会进一步增加.

“考研热”缘何降温

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扩招让就业变得严峻,有良好就业愿望的大学生普遍报考了研究生,让就业延迟三年,大学生们希望通过增加学历,在就业成功率上获得更好的机会,但事实情况却是,研究生的就业之路也同样亮起了红灯,高学历不见得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向往也随之热情减退.

从2000年起,硕士研究生开始大幅扩招,年增幅30%以上,2004年起增幅放缓.在研究生的数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几年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200万人飙升至2001年的460万人,翻了一番多,到如今几乎又翻了一番.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考研就成为了高校毕业生们的优先选择.

四五年前,研究生找工作时还可以对用人单位挑三拣四,颇有选择余地.如今,随着毕业生大军逐年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研究生在和本科生、专科生抢饭碗时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找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

许多研究生的薪酬预期一降再降,从当初的起码每月五六千元,到如今的月薪一千元也可接受.付出了时间、金钱等成本,却得不到期望的好工作,眼看着两三年前毕业的同学有的现在都写房、写车了,而自己却要一切从零开始.研究生遭遇的巨大反差使本科毕业生们对未来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不抱乐观态度.

“考研越来越不划算.读了三年研究生,反倒不如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年就找工作”,这是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研究生发出的感慨.

一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比例的,从技工、民工、怎么写作员到硕士、博士都适用这个原则.物以稀为贵,如果一个岗位供应的人才太少,那么就是一个技工也可以很吃香.如果一个岗位供应的人才超过了需求,出现了人才剩余,那么即便是硕士生、博士生,其人才价值也会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生的就业认同感下降,本科生读研热情降低、考研人数减少.

事实上,研究生大量扩招,而高校师资却跟不上,这又出现了研究生质量缩水的情况.近年来各地纷纷兴起考研热,众多高校也争相申请硕士点以争抢生源.当前很多学校都把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成了两年.压缩的学制使在校研究生一方面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无暇进行社会实践.而一个导师同时带二三十名研究生的放羊式教育,更导致研究生“含金量”普遍降低.高不成,低不就是当前研究生面临的尴尬境遇.

与前几年一味强调高学历的情况相比,如今的用人单位也正在变得更加务实.不一味强调学历和学校,而拿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许多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应聘者有无工作经验,能否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短期内即为企业创造价值.就连公要求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岗位数量也在逐年增多.普遍重视工作经验的就业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先就业,在工作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

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带来了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的减少.读研自费犹如一场“高投入”的风险投资,那些抱着为了更好就业心态的人,如果面对的产出是“不好就业”,“薪酬接近本科生”,他们还会考么?

据介绍,2007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在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在内的17所高校进行试点,进入这些高校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是对其中的优秀者以奖助学金的方式进行资助.这使一些学生担心拿不到奖学金,从而承担不起高额费用.这样一来,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研者必须慎重选择了.

而研究生考试推荐免试生比例增加,也是导致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按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有研究生院的高校,2007年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即推荐免试生从过去占毕业生人数的10%扩大到15%,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推荐免试生的比例为5%,往年这类院校为3%,一般大学则维持在3%.

以北京大学为例,2007年计划招收的推荐免试生的人数共为1400余人,占总招生人数的近50%,考生录取比例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

反思“考研热”降温

其实,一个教育体制健全的社会,是不会也不应该出现所谓的“考研热”的.国家需要高端人才,同样离不开基础知识扎实又掌握熟练技艺的职业大军.如果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及早引导青年学子自觉分流,寻找适合自己的未来社会角色,又何至于出现纷纷博傻考研的怪现象呢?

所以,“考研热”降温对社会有一个警醒作用,说明目前的高等教育需要大调整,应该对人才进行分层次培养,不能都是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应该培养能被用人单位看重的技术型高级人才,因此重点应该发展应用性的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说,高等教育总量短缺下的“写方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在沿海一些私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通过个人创业、从事商贸活动所获得的收入相当高.它不取决于文凭,而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文凭在参与市场分配中的“含金量”逐渐回复到理性的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惟文凭是举的时代已经终结.

据称,2000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仅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自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比例分别是3.41%、3.28%、2.79%、2.82%.与之相对照的是,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

另一个事实是,在国家教育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公立大学的奢侈浪费之风举世闻名,高校大跃进式的扩张已经使全国1500多所公立大学背上了2000-2500亿元的银行债务,还不包括无法计算的工程欠款和校内集资款.有对比数据显示,国内的许多大学的硬件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许多世界一流知名学府.

除了校舍的豪华,高校官员购写豪华进口车、以出国考察为名的公费旅游、公费吃喝等,都是一掷千金.而高校在扩张过程中挥霍浪费无度,这些最终都打入办学成本,向学生和家长收费.教育成了收费机器,而教育质量却全面滑坡.有人戏言,现在的本科生也就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中生水平,硕士研究生也就是当年本科水平.

改变当前高等教育高收费而且腐败低效的现状,惟有通过竞争.而“考研热”降温,正是全面启动教育改革的最佳时机.因为人们开始理性地选择学校,理性地看待文凭.此时,全面开放教育准入、打破公立学校一统江湖的垄断局面,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长期严重短缺、公立学校腐败低效等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公平竞争,促进大学教育的分级分层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据称,2007年研究生招生将进一步强化复试的地位和作用,体现招生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今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改革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在招生过程各环节中都坚持把能力考核放在突出位置,而复试是考核能力的最重要环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选拔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政策的变化,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对2007年考研政策的变化,有关人士分析,这首先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通过研究生招生初试改革、科学设定初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等措施,将有利于选拔和培养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是适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

据介绍,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招生改革的着眼点.今后研招改革的方向是,既要遵照研究生招生规律,不拘一格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又要确保公正公平,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从单纯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效益型增长.最有说服力的是,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一些高校开始主动放慢扩招步伐,甚至开始缩小招生规模.武汉大学从去年开始就已减少计划招生人数,从5200人减少到4700人左右,缩减比例将近10%.北京大学2007年计划招生3047人,比去年减少292人.而像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些往年的招生大户,也都纷纷减少或者维持招生的人数,不再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