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校长,怎么了?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411 浏览:104557

近年来,关于院士的争议不时见诸报端,学术查重的消息不绝于耳.从王正敏被以及其他人心照不宣的态度来看,这并非个例等

近几个月的高校颇不平静,人大招生处主任蔡荣生被调查,四川省内大学多名校长被,而象征着学术权威的工程院和中科院院士,也屡屡被抹黑.这些天,央视再次报道调查了王正敏院士涉嫌学术查重一事,让人们从师徒个人恩怨的评判,扩展到了对学术道德、科研评价体系、院士遴选制度的拷问.

院士查重 中科院将调查

王正敏和王宇澄的师徒反目,演变成了一场对于院士现状的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查重一事,从去年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近日,央视的调查让该事件引发了更多人的热议.

据央视报道,王正敏团队研发的人工耳蜗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且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已经与上海力声特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对国产人工耳蜗进行了产业化.

央视《新闻纵横》等栏目挖掘到,王正敏团队做出人工耳蜗并由力声特公司投放市场前,曾在几个志愿者身上免费安装了人工耳蜗.但在五六个月后,多数人都发现耳蜗有漏电、听不清楚声音的质量问题,反映给力声特公司要求升级更新,却一等再等.

中国科学院回应,称中国科学院对院士的处理,首先由相应的学部进行调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由其所在学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可给予警示、批评、警告直至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处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而不久之前,推荐王正敏为院士人选中的7人,有4人联名上书中科院,要求除名王正敏.

因此,在外界看来,此事的处理结果很有可能是以王正敏被除名而告终.

缘起师徒恩怨

王正敏院士若被除名,那么他的王宇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王宇澄的目的当真是为了肃清教育界中的黑榜样吗?


复旦大学向媒体展示了两张纸,共700余字的《我的爱徒王宇澄培养计划》,就是此次风波的导火索.

据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主任方明的说法,2009年,王宇澄起草了该文稿,希望老师在文稿上签字画押.在这份文稿中,写道“我向他(王宇澄)作出如下保证”,保证的内容则是将王宇澄作为医院重点培养人才、项目负责人、分配名额出国留学2年~3年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帮助申报科研基金、让其成为终身秘书、让其署名为第一主译,“以后有机会首先考虑王宇澄,充分听取王宇澄的意见”.王正敏称,尽管如此,爱徒还是拿了文稿,并强行要求自己按手印.

而据近期媒体采访,王宇澄说,稿子是老师口述的,手印栏也是老师的主意,为的就是给他设圈套.师徒两人闹僵了,王宇澄回想起这几年吃了不少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于是利用担任私人秘书时所搜集的材料,从2012年2月开始了漫长的之路.

争议焦点 滥竽充数还是科研原创

王宇澄的材料显示,他质疑王正敏将一篇论文的各个章目分开,当成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上.而且,有些原封不动翻译成英文发表在外国刊物上,却算作一篇研究成果.

另外,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一些非研究性文章如“发刊词”“专家笔谈”“我如何做”等小品文也列入申请院士的材料中.

对此,王正敏回应,著作目录并非成果,只代表曾经发表了哪些东西,“对评选没什么影响”,才将其列入名单.而为何会将小品文收入名单,王正敏表示,自己作为医生,不能“光追求发表多少论文”,这些小品文是自己教学理念的体现.

复旦大学公布的调查报告称,论文确实高度重复,而且申报材料未作说明,“这种做法在学术态度上也不是实事求是的”.

抄袭还是借鉴

王宇澄称,王正敏的《耳显微外科》一书盗用了其德国导师费绪教授的研究成果,仅图片一项就有100多幅,而且未注明图片来源,书中的参考文献也未提及费绪教授的专著.其他两本书也有类似的情况.

王正敏则认为,虽然图解上没有导师姓名,但其他地方有注明,而且导师费绪教授愿意给自己的书作序,就是因为看到了书中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并认可了书的内容.

复旦大学学委会基本认同王正敏的说法,并且指出,在王正敏的3本专著中,尤其是在2004年的《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专著中,其插图均根据原著进行了重画,但该书的出版是在我国《著作权法》(1990年)颁布之前,对其作学术不规范的认定,则必须考虑当时的历史情况.而这也是国内其他主要著作中被采用的通常做法.当年出版社也是这样做的,并予以出版,因此不被认为是抄袭行为.

专利还是山寨

材料中质疑,王正敏团队明明只是抄袭了澳大利亚的“教学用样机”,本身并没有科研含量,却骗取了国家4000万元的科研基金,并以山寨产品来牟利,存在质量问题.

王正敏虽承认研发期间“参考”了澳大利亚耳蜗,但指出样机打开后,内部数据已经全部消失,只剩下一个几何图形.而所谓的“4000万元科研基金”,其中2000万元是力声特公司申请的,2000万元是医院申请的.此外,自己拒绝了力声特公司的股份和股权,也未担任何职务,医院方面也只是给了奖励性的奖金.

对此,复旦学术委员会表示,将进行复查.而对于央视关于耳蜗质量的指责,王正敏和复旦方面都没有回应.

制度之弊 选拔过程草率

近年来,关于院士的争议不时见诸报端,学术查重的消息不绝于耳.从王正敏被以及其他人心照不宣的态度来看,这并非个例.

二十一世纪教育学院院长熊丙奇透露了评选院士背后的故事,称每次评价就给专家两三个小时时间,然后就要求给出结论,根本不能充分了解项目真实的学术水平.

为此,通常采取三个标准来评价,一是看发了多少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期刊档次越高越好;二是看查新报告(指由专业机构对某项科研课题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等情况进行评估后形成的文件),报告显示创新,就认定其创新;三是看有无院士的推荐或评价意见. 仅仅用这三个标准,评价却很“安全”,如果今后项目出了问题,比如有学术不端,或被质疑没有多大价值,自己也没有责任.发了那么多核心期刊论文,为何期刊没有把好关?查新报告都说其创新,我们当然相信查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院士都推荐了,有问题也是院士的问题.

熊丙奇认为,像王正敏这样把自己的专著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或者是把一般的文章当做研究性的论文来申报,这和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关系,“评价体系不独立,过分地追求数量和档次都是不科学的”.

脱离学术荣誉

大家争先恐后当院士,连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都不能“免俗”,可见院士头衔所能提供的隐形权力和福利.

众所周知,目前一旦当选院士,所在单位和地方政府都会提供各种额外待遇和权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机会大大增加.对院士所在单位来说,拥有一位院士几乎意味着捧着一个“聚宝盆”.

在此语境下,再看复旦大学的反应,只是“不实事求是”“学术不规范”,绝口不提“查重”.人们或许不难理解为何王正敏所供职的复旦大学在“丑闻”刚刚浮出水面时,就迅速否认了王正敏学术不端.

据报道,在欧美等国,院士就是一种学术荣誉,与利益毫无关系,甚至有的还要求院士缴纳会费.

正如熊丙奇所说,院士管理改革的关键是去利益化,让科学院、工程院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而不是异化为利益共同体.

结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我们期待着相关细则尽快出台,让那些年迈的老院士从学术岗位上退下来,把那些学术不端或者不务正业的院士淘汰出去.院士改革需要一个契机与起点,科学研究需要一次去伪存真的涅.

声音

●事件中人说

我付出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宇澄

他竟然如此恨我.――王正敏

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自己的老师,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不过,王院士其实是个很老派很严肃的人,学生平时都不太能跟他亲近.

――王正敏的另一名学生

●旁观者说

给王正敏安上“山寨”帽子,大可不必.人工耳蜗并非国人首创,研发之际,借鉴西方成熟经验无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大到,小到人工耳蜗,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有哪一项重大科研成就脱离了国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恰恰有力地证明了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说法.

导师著作“查重”,这是时代的产物.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非要高龄学者独自背负整个庞大体制的原罪,这是对公平公正的亵渎.

――复旦员工朱绩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