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33 浏览:12096

摘 要 :文言文既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长期的教学模式就是等先由教师逐词翻译,然后学生串连出句子意思,最后通过讨论再在全班确定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熟记后再去应付考试.这种方式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是适用的,但长期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关 键 词 :文言文教学主动性

文言文除了字形和现代汉语相同、字音无多大差别以外,也算得上是第二种语言.因为它的词义,语法结构等方面和现代汉语区别较大,所以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中学教师在教学上的一大难点.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按照字、词、句、篇的顺序逐层进行处理.基本方法是教师讲,学生记.或者是先由教师逐词解释,然后由学生串连,最后通过讨论确定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熟记后再去应付考试.这种方式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是适用的.初学时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后才能在课堂上能动的发挥.但大多数教师长期采用这种教法,从不改进,从而导致了教学模式僵化.这样就会使学生上文言文课时产生依赖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每到上文言文课,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不会主动的参与.时间久了课堂就会越来越沉闷,学生就会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信心.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调动起来,设计一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学抓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们.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揣摩大意在上新课文的时候,教师应先组织学生预习课文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先扫清字音障碍,利用自己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课文注释来揣摩课文大意.篇幅短的课文可通读全文,篇幅长的则要分段阅读,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让学生读准字音,对拿不准的读音做上记号.在对口高一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由于篇幅较长,所以可以让学生按照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来分部对课文进行初读.例如在读第一部分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弄清通检测字、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开始思考文意,根据能看懂的词句来揣摩课文的大意,为下步的准确翻译打下基础.另外也只有在弄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也才能为有些多音字确定正确的读音.这一阶段的我们可以叫做“粗读”.

二、听读课文,勘误正音,提升朗读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听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质疑,确定疑难字的读音.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认真听录音或者是老师的范读,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突破没有注音的通检测字读音,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掌握朗读的节奏和文章的基调,有助于学生文章意思的理解.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燕”读成“yān” 、“奉”读作“捧”,学生会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读,激起探究.

三、尝试翻译,找出难点,互助攻关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翻译文章.在精读时要让学生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对课文进行翻译.为降低难度,可以采用分段分组的方式,把课文根据篇幅的长短分成几部分,学生分组来完成.基础不一样的学生都能参与,有难度,译不出来的句子,可直接跳过,不做硬性规定.

四、讲解释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上一环节学生通过互助的形式扫除了部分障碍,还有难点可能没有完成,或者学生自己还不能确定.教师在这一阶段段就是引导全班同学们分析质疑,扫清所有的障碍.在这一环节,可进行个别提问,也可集体提问,还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例如在对口高一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一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个“孰”有两项意思,一是同“熟”,一是代词“谁”的意思.在此处这两层意思都能与上下文保持畅通.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熟”的意思才是恰当的,所以应选这一义项.如在对口高一语文第一册《登泰山记》一文中,“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这一句话自己是很难弄清楚的.因为它是一个长句,在断句上学生不好把握,再就是“限”翻译为“门槛”也是学生难以想到的,同时该句属于定语后置句,所以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论学生是否问到这,都要提出来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分析清楚.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上的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都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的重点.

五、口译全文,文白对照,梳理全文

在分字、词、句分层处理完后,让学生口头通译全文.有的句子可能有几各种译法,如果孤立的来看,意思是很难确定的,如果结合上下来看,就比较清楚了.如在对口高一语文第一册《张衡传》一文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刑等”这段话的开头,省略了主语“张衡”,但由于前面几段开头都没的主语,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此处仍然指的是张衡,但后面一句“不遵刑典”究竟是指的是国王不遵刑典,还是指张衡不遵刑典呢?但从后面“衡下车,治威严等”我们很容易看出不遒刑典的应是国王,而不是张衡.这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解释清楚,这里的“国王”并不是指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而只是一种爵位,他仍然要服从中央,接受皇帝所派官吏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又如在对口高一语文第一册《登泰山记》一文中,“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这句话是个岐义句,究竟是说“从唐显庆以来远处的古刻都没有了”,还是说“看到的都是唐显庆以来的,而以前的都没有了”,这就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不结合上下文来看,学生肯定认为是前者.但结合上文“观道中石刻”和下文“僻不当者,皆不及往”来看“远”在这儿表时间久远,所以就应该是后者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可以来检验意思是否连贯,和课文整体意思是否存在矛盾,如果有就来修改.此时也可让学生采用同坐讨论,问老师这样一些方式来处理这些个别的问题.教师在发现问的人多,也可能是漏掉的难点时,可以在全班统一释疑.学生可以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读原文,读出节奏和感情.并且在 “读”时,应遵循古人“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六、学法总结、知识归类,巩固提高

在翻译全文时,所涉及到的文言现象教师大多采用“逢山修路,逢水搭桥”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知识点比较零散,不能系统化,不利于学生巩固掌握.在字词句篇全部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一环节,是很关键的.但要注意这时不是简单的把同类的问题放到一块儿,写在一起就行了,而是要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讲解时要发挥自己的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共同完成.同时要认真为学生解好“惑".在此阶段既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积极思考,归纳出本课的重点,也可以点一个学生主述,其同学补充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常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但在教学文言文时,只要教师认真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去积极参与,不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并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学生就会变“厌学”为“乐学”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