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走基层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3 浏览:6619

走基层中,我采写了深度新闻《好山好水盼望换来真金白银》,一些基层通讯员看后打来,称赞这样的稿子带着“泥土的芳香”.对我来说,这与其说是赞许,不如说是鞭策.读者渴望来自基层的声音,记者必须走向基层,多接“地气”,培养“底气”.

新闻发展需要走基层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有灵气.新闻工作者要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

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从老企业转型到新农村建设,从边疆牧区到城市社区,无数基层构成新闻工作的时代景深.要深刻认识基本国情、深切了解人民群众,就需要带着思考沉下去.只有以敏锐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社会脉搏,新闻工作者才能书写时代的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民生需求如何保证?破制约、调结构、变方式,经济发展如何转型?流动快、摊子大、欠账多,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带着思考深入基层,多维度看问题、多角度解难题,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前行,是新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报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不能满足于枯燥乏味的新闻事实,而需要更多的关注真实的社会现状.

现在的报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报纸上的文字枯燥乏味,让人读来了无生趣.而今报纸的大多数文章变得趣味横生,语言活泼生动,在享受之余还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从语言上分析新闻的变化,一方面,文学色彩更加浓重,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另一方面,用词更加平常易懂,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再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增进了与他们的感情.

真正的新闻并不是空话连篇、堆砌材料或概念先行,那样的文章与群众喜爱的朴实相差甚远.如今有一些记者,喜欢关在办公室从网络上找素材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制造新闻;或者泡在文山会海里摘编新闻,或者只跑机关不跑农村.这样的采访作风太漂浮,这样的新闻没灵气.如果一个媒体一直发这样的新闻,必然脱离群众,最终会被读者所抛弃.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地去体味人民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才能与他们心灵相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看见的、写出的才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

好新闻在基层

新闻报道要散发乡土气.贴近基层实际的新闻报道,是真实可信的作品;充满乡土气的语言文字,会有家书般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实是靠细节和现场说话的,乡土气是要身临其境才能捕捉到的.为此,就要迈开双腿,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带着情感体温的作品感染受众.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就有了思想的火花,就有写不完的故事.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大活鱼“.

我所在的报社业务部门是新闻中心,负责时政新闻报道工作.记者长期围绕会议写、围绕领导活动转,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思维,记者沉不下去,稿子没有生气.为此,报社开辟了《走基层――记者进乡村》专栏,本人有幸参加了对阳新县龙港镇阳辛村的采访.9月上旬,记者走进村民家采访,发现阳辛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识.记者为此专门给予报道,并呼吁“阳辛村面对巨额的旅游投资建设费用,更多的是等待.”像这样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报道,不仅较好地体现了“走转改”的精神实质,而且使新闻报道增添了百姓认可、读者认同的乡土气息.

带着感情走基层

“走基层”是党的群众观落实在新闻战线的基本体现.只有把“走基层”落到实处,新闻战线才能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只有带着感情走基层,新闻工作才能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历代的新闻工作者都有带着感情走基层的光荣传统.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人,再到“走转改”提倡“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都激荡着不变的赤子情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改革建设的关节点,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怎么写作人民的着力点,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我们常说“情为民所系”.只有把自己摆进去,记者才能体会到群众的苦乐,才能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走转改”的真谛.(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