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趋宾”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22 浏览:118527

【摘 要】本文从趋向动词的性质、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动趋宾”结构研究、汉语与外国语、少数民族语的比较研究、“动趋宾”结构教学研究以及动趋式在句子中的分析等方面对50年代以来的趋向动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加以综述和评论,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 键 词 】趋向动词;“动趋宾”结构;研究方法

“上、下、起、来、去、上来、下去”等20个用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的趋向动词是汉语动词大类中一个比较复杂的小类,由它引申出来的“动趋宾”结构的语序问题更是关于趋向补语问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从上世纪50年代起,语法界对趋向动词越来越重视,开始对其起源和性质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到60年代,范继淹已经对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进行了深层次的描写,90年代至今,关于“动趋式”结构研究的论文更是层出不穷,学者们对“动趋式”结构的研究朝着更深层次、更多角度发展,下面我们将对国内“动趋式”结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当前,国内关于“动趋式”结构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讲,可以分为趋向动词性质研究和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问题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有三个平面理论的运用、配价理论的应用、认知图式和语用学理论应用等;从研究目的看,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具体内容说,涉及到以下方面:趋向动词的性质研究,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共现时的语序研究(这类研究有历时层面的考察,也有共时层面的分析),动趋式研究评述,方言“动趋宾”结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动趋宾”结构研究,汉语与外国语(日语、韩语为多)、方言、少数民族语的比较研究,“动趋宾”结构教学研究等等.

现代汉语“动趋宾”结构中的宾语可以有三个位置:(1)在主要动词之后,趋向动词之前;(2)在复合趋向动词之间;(3)在整个动趋式之后.现代汉语“动趋宾”结构存在这三个语序不同的格式,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对于采用何种格式也有着复杂的制约因素.这一特别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有关“动趋宾”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趋向动词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趋向动词”的词类划分,代表论文有《论动后趋向动词的性质——兼谈趋向动词研究的方法》(陈昌来,1994)和《论趋向动词问题》(卢英顺,2001);二是关于趋向动词的语义分析,代表专著有《趋向补语通释》(刘月华,1998),该书是迄今为止对趋向动词的语义研究最详细最具体的一本专著,对我们深入认识趋向动词的性质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的论文还有《趋向动词的范围及意义》(孙绪武,2004),文章根据语义分析,把趋向动词的标准定为:位移+方向+立足点;三是关于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机制,代表论文有《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机制》(李建校、曹梦,2002),文章根据动词与体词性成分语义联系的特点建立了体词性成分前移测试框架,得出趋向动词的动词性功能弱化系列:作谓语的趋向动词>作补语的单音节趋向动词“上”类>作补语的双音节趋向动词>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去”类.对于此文的体词性成分前移测试法,我们深受启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动趋宾”结构语序问题研究将尝试建立自己的测试原则——趋向补语对宾语支配力的强弱.

二、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问题研究

这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汉语趋向动词的性质、汉语“动趋宾”结构以及汉语组织信息的原则等问题.代表论文有被后人称为“动趋宾”结构语序问题研究的开山之作——《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范继淹,1963),该论文从分布着眼,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全面描写了现代汉语的动趋宾排列的各种形式,指出宾语的性质对“趋向性后置成分”的值起着限制和区别作用.范先生这篇文章的方法论很有意思,他不采取趋向成分现行存在的结构系统,而是在考察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学领域的排列组合方式列出所选十个词在动词组合中的各种排列形式,不论其内容是否相同,然后考察这些组合的结构关系,整理出结构系统.另外还有《动趋式里宾语的制约因素》(张伯江,1991)、《“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王丽彩,2005)、《敦煌变文中的动补式》(刘子瑜,1994),此文是一篇关于专书的动补式问题研究,从汉语史的角度对变文语法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过度时期的语法面貌.值得一提的文章还有《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陆俭明,2002),陆先生的文章在研究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时,指出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既跟动词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既跟宾语的性质有关,而且也跟动词带不带“了”有关,有时还跟语境有关.此文得当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研究思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此文的研究成果也一直被后人引用和借鉴,可以说陆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问题的经典之作.

三、认知语法研究

本世纪初,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升温很快,许多学者开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各种汉语语言现象,此期间,运用认知语法理论研究“动趋宾”结构语序问题的文章也有很多.如《复合趋向补语中“来/去”的句法分布顺序及其理据》(陈忠,2007)、《“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王丽彩,2005)等等.

四、趋向动词研究综述

代表文章有《九十年代以来的趋向动词研究述评》(孙斐、定远,2004)、《有关动趋式研究的两个问题》(田宇贺,1998)、《趋向动词研究综述》(王德,2006)等等.

五、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趋向补语研究

代表文章有《壮侗语趋向补语的起源和发展》(曹广衢,1994),文章对壮侗语族能作趋向补语的动词作了考察,通过考察说明这些亲属语言的趋向补语发展是不平衡的,是后起的现象.阅读此文后,我们认识了壮侗语各语族对于“动趋宾”结构的不同表达方式.关于汉外语言趋向补语对比研究的文章有《越南语方位趋向词语语义逻辑及认知特征》(韦长福,2006)、《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张丹,2002)、《汉语趋向补语与法语相关表述的比较》(耿京茹,2005)等等.通过汉外语言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清汉族语言,特别是汉语“动补宾”结构的表述特点.

六、应用教学研究

述补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三种“动趋宾”格式及其制约条件更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难点.关于如何向留学生们教授汉语的趋向补语,对外汉语教师们有一些心得体会,如《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钱旭箐,1997)、《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杨得峰,2004)、《韩汉翻译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探究》(车政华,2008)等等.

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尽管目前汉语趋向问题研究的涉及面较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关于“动趋宾”结构语序问题研究的论文很多,但都只是停留在具有局限性的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存在的“动趋宾”结构三种不同格式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概括描写,而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为何遵守经济原则的现代汉语会允许这三种不同语序的“动趋宾”格式同时存在,更没有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古汉语和方言中,用语言类型学的视角看问题.其次,对于现代汉语同时存在三种“动趋宾”格式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目前的文章多在共时的层面上分析问题,没有理清趋向动词以及汉语“动趋宾”结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最后,目前还没有文章通过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古汉语、现代汉语和方言中的“动趋宾”结构的语序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动趋式”三种格式所具有的历史层次性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验证语序类型学关于古汉语和中国部分方言遵循“可分离式动补结构”的语言组织信息原则,而现代汉语遵循“伴随特征+谓语动词+结果特征”原则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