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的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60 浏览:153852

【摘 要】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剖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现在生态旅游现状,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做好生态旅游统一规划,实行有序开发来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


【关 键 词】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越来越侧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国的高耗能高资源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旅游业同样面临如何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生态的问题,于是生态旅游成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具有双重责任,一方面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保护当代居民的生活.

生态旅游策划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规划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为全面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近年来,国家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外生态旅游开展较早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仍处于起步状态.我国真正建立保护区的工作是解放以后才开始的,比美国晚了80多年.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保护南亚热带季雨林为主的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957年和1958年又分别在福建建立了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小勐养、勐仑和勐腊自然保护区.其后除国家继续建立外,各省、各地县均建立了自己的保护区.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着重强调旅游活动的保护性前提,凭借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客源市场,我国生态旅游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态旅游迅猛发展,打上了高层次旅游的标签,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为了满足旅游者需求,创建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包括九寨沟、张家界等,截止到2004年一共创建了自然保护区1000余处、森林公园400余处.此时人们对于旅游和环境的关系尚未全面的了解,“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伴随着这些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同时,也就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景区是张家界的破坏性建设,九寨沟的水质污染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质量,除了这两个景区的问题,其他的景区还存在超负荷经营、缺乏长远规划、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等等,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需要借鉴其他发展良好的国家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使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在良性轨道上得到长足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目前,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于是便有了各种冠之以“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规划.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而将生态旅游混同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造成认识和管理上的混乱.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和标准,制定全国性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明确生态旅游的发展思想、范围、原则、机制和资金保障等,使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生态旅游活动有章可循,引导、保障和监督我国的生态旅游业步入正轨.同时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积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行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并使之更加完善.

(三)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保证多学科、多主体的参与,多学科的专家集思广益,使规划不至于完全偏向于某一个方面,同时确保可能受到影响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尤其是当地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规划能够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确保规划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四)改变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导向,注重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同步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收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同样的思想去发展生态旅游肯定是畸形发展的,生态旅游要按生态发展模式去发展,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各级政府和景区经营者应该有着这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