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现状其实现路径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24 浏览:155620

摘 要:公民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转型,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公民教育问题,本论文探寻新时期中国公民现实性问题,及其公民教育实践路径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关 键 词: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权利义务实践路径

公民教育是事关政治社会存亡之大事.几乎所有的政治共同体,都重视培养公民对其基本理念的认同和运行规则的信任.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无不对此高度重视.譬如亚士多德就认为,公民德性应该与其所属的政体相符合,只有这样,城邦才能成为最优良的城邦.政体不同,则公民德性也不一样;有多少种政体,就有多少种公民美德.因此,一种政体下的“好公民”,未必是另一种政体下的“好公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好人”必备完美的德性,而只要认可政体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秩序就是该政体的“好公民”,所以一种政体下生活的“好公民”未必就是理想状态下的“好人”,而“好人”也未必是“好公民”.

一、中国公民教育的现实问题

全球化像一把双刃剑,不仅削弱了民族国家的认同力量,同时也是形成国家认同的推动力量.各个国家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整合方式,以获得合法性资源,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公民教育在整个国家培养一种共同政治认同感十分必要的.国家认同国家历史发展和个性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主要指公民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心理上承认自己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由此产生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为共同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国家认同是最基本的公民意识,是维系国家团结和统一的重要纽带.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强调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但是,中国现实公民教育现状存在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从公民教育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言;中国公民教育注重公民义务履行.就公民社会中其他公民与社会群体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则存在着重“私德”而轻“公德”的现象.就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而言,二者是公民教育理论中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想根基.但是,由于公民参与国家公共生活乃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在现实的公民教育实践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寻找平衡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也概莫能助外.

第二、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上看;公民教育在中国是敏感性问题,并且迟迟未被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体系,是因为有一些貌似公民教育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直在替代公民教育的作用.但这些课程实施面临的诸多困境尴尬和所取得的效果是尽人皆知的:教育内容空洞化(说教),教育过程形式化(走过场),教育手段单一化(老一套),教育效果虚弱化(耳边风).[1]

第三、从公民教育的内容上看;包括公民道德、公民知识、公民参与技能等.虽然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等都涉及民教育的内容,但与公民教育还是有所区别.公民教育的概念,能有机地整合思想、政治、道德和社会教育.

第四、从公民教育与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定位上、理念上、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传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规范和管理,强调个人对现存政治制度和实行的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可,强调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服从、义务和责任.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

第五、从目前课程设置现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包括了执政党的政治倾向、主张和价值取向,以灌输的方式强化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觉悟.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站在法治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法治秩序和理性的立场上,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治意识、道德自律及政治人格.

公民教育如此重要,其问题也在不断发展中凸显出来.首先从国际层面上看,当今世界经历着大变革与打转型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新的问题与变化,如全球化认同、价值多元与一元、与反,要解决上述问题,与公民的教育息息相关.从我国内部看,当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公民教育的普世性的一面逐渐被思想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从现实世界中,“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都是一对充满张力的概念,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段都在这一对张力中寻找平衡点.在现实的公民教育实践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寻找平衡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塑造政治认同感,这需要文化的软实力,通过教育的途径来付诸实施.

二、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公民教育途径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指的是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网络大学等全日制、半日制学校,实施系统的、以课程为主导的公民教育;二类是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对广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划、有针对性的公民教育.三类全社会的公民教育又是一个整体,不论是学校系统还是非学校系统,都需要根据年龄阶段、知识水平、文化层次、职业特点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需要经历公民知识的学习、公民实践的参与、公民意识的形成等环节和阶段.

1.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公民教育实施途径

从世界各国公民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学校教育实施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正式课程和学校活动两方面进行公民教育.正式课程包括历史科课程、公民科课程、人文科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四个部分;学校活动包含各种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在学校教育主渠道中,我国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形式和实施办法,都可以在公民教育的实施中得到借鉴、改造和利用.

(1)学校开设专门公民教育及其关联课程体系

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都开设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小学阶段开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道德课,;高校开设的则为统一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时学校教育还特别强调其他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如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甚至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也强化这种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要突出公民权益、自由平等,强调公民意识的培养;在知识体系设计上,要重视构建科学体系,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关注普适价值,继承中国传统;在课程开展中,要体现宽容,尊重理解,人文关怀;在教学评价上,要关注学生成长,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行为表现,塑造合格公民[2].

(2)学校营造良好公民素质气氛

教师的实际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和态度,这种影响的作用远超过公民知识的课堂教学.此外,学校所营造的气氛和文化,也对公民教育的实际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公民教育一定不能离开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而抽象存在.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被神圣化,教师的行为会成为学生模仿或学习的对象,年纪越小的学生受其影响越大.

(3)学校组织校内实践基地

学校组织的各种公民实践活动,也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校中除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各种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公民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也同样重要.实际上,学校组织的公民实践活动,正是为将来进入社会而做的一种演练.公平正义、权利义务、法治理念等都会通过学校的培育、滋养而内化为公民的基本素养.

(4)学校与社会共同构建公民教育的实践基地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培养的人能迅速、健康地走向社会.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为他们将来步人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在这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精心设计的社会活动和体验被看不见的手化解了,学生为老年人、残疾人和社区怎么写作,参与社会环境治理,参加适当劳动,体验不同职业特点等活动,都在成绩高于一切、怕出意外事故甚至弄虚作检测中给破坏了.

(5)非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公民教育实施途径

非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公民教育有两种含义,一是针对在校生,他们在学校环境外所继续接受的公民教育;二是对那些已经完成学校教育阶段的公民所提供的公民教育.

下面四个方面,是我们认为可以利用的、针对学校外公民实施公民教育的途径.(1)建立公民教育普及渠道;(2)建立公民实践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增加公民参与渠道.[3]

(6)公民教育要因材施教.

我们现在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如在小学学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到了大学学习讲礼貌、讲卫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个体系的设计有问题,也是我们几十年来过分强化政治教育的结果.

简而言之,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使公民具有良好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其核心就是为了使公民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以发展社会为己任.通过公民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的目的:一是通过公民教育,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二是通过公民教育,帮助公民个人规划人生,指导其个人生活.总的来看,公民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