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19 浏览:21034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物理这门学科在考查内容以及形式上由原来纯粹的知识考查逐步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关注社会的,注重考查能力的考查.这就对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依照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以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对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理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这门科学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通过实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精神在实验活动设计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合作.

下面笔者通过自己的一堂物理课外活动,谈谈如何利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设计实验,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活动课程】

一、引入新课

1.用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展示不同剪刀(理发剪、铁匠剪刀、普通剪刀、修剪树林的剪刀)的不同用途,体验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1).电在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图片.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废弃物做实验,验证物理原理、物理结论,用一些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利用PPT引导活动的开始.

2.导语

同学们,通过图片和这些实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生活中一些随手可取的物品都可以作为实验器材来验证物理规律.同学们,你们知道身边的哪些物理知识吗?你能就地取材来验证物理知识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就地取材,发掘身边的物理知识.

二、活动过程

1.小组竞赛

老师:教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支粉笔,请同学们努力发掘一下粉笔在我们物理实验中的妙用,比一比,哪小组发现的多?(各小组组内讨论交流,形成文字记载.)

学生:组内热烈讨论形成文字(10分钟).

老师:(拍手示意时间到)停,我们现在各小组之间展示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先来.

五号组同学的发现:

(1)用一支粉笔放在天平上,使之平衡,再将粉笔碾成粉末状,天平仍平衡.说明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2)笔拿到高处,然后抬手,粉笔竖直落下,说明粉笔受到了重力,且方向竖直向下;

(3)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留下字迹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一支红粉笔扔到水杯中,过一会儿水变成红色,说明粉笔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老师:非常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三号组的补充:

(4)冬天,用手拿粉笔和黑板擦的金属外壳部分,会感到黑板擦外壳更冷些,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粉笔是热的不良导体;

(5)将一支粉笔竖直放在阳光照射的桌面上,它会形成影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号组学生:

(6)用干电池、导线、开关、小灯组成闭合电路,小灯发光,如将粉笔接入电路,小灯不发光,说明粉笔是绝缘体;

(7)将粉笔一端磨尖,用大拇指和食指紧压粉笔两端,发现与尖端接触的手指会凹陷和疼痛,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老师:同学们非常棒,发掘出粉笔有许多妙用,知道了物理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只要大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下面同学们思考5分钟,你还发现了哪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哪些物理知识呢?然后抢答.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学生1:汽车喇叭发声,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发动机外装有水箱,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

学生2: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学生3:刹车时,闸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车轮的转动.

学生4:,我们使用的电灯泡,当闭合开关时,电流从电源出来,经过导线达到灯丝,由于灯丝的发热,直至发出光来,用作照明这就是电传输中在电阻上发热的物理现象;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会有一些水,其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凉的瓶子液化形成的.

3.就地取材,进行实验

老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不难发现,生活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能进行很好的实验.我们利用教室内的可取物品,进行实验,上台展示.

学生1展示:将刻度尺按在桌面上(图2),用手拨动刻度尺,听到了“噗噗”的声音,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学生2展示:将尺子伸出桌面一段距离,压紧后,轻拨、重拨刻度尺,比较两次的声音,我们发现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也越响.

学生3展示:也用尺子,但改变尺伸出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直尺,发现音调不同,可以发现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4展示:把一张纸撕成条,用嘴向下方吹气,发现纸条向上飘动,说明气流速度大,压强反而小(图3).

同学5展示:用手分别压笔的两端,手压笔尖那端感到疼,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

同学6展示: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去吸引小纸屑,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学7展示:把一张纸条放在笔帽下,用力迅速一拉,笔帽稳稳的立在原地不动而纸条却抽出来了,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分析本活动不难发现笔者主要围绕学习用品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实验活动.粉笔是教师上课的必须用品,学生对于粉笔从一起开始接触、使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但我们教师,主要是利用的粉笔的板书功能,很少把粉笔作为我们科学研究的对象,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学会就地取材,通过简单实验活动的设计,挖掘其中包含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丰富学生物理感性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素材,发现物理知识,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会就地取材,通过简单实验活动的设计,挖掘其中包含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物理教学必需紧紧围绕生活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依托像“粉笔”这一类物品开展活动,通过让学生感知、体验的生活中的物理,由学生自行实践得出知识.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组织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让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些时间空间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把握好引导的“度”,教师应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

物理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大部分物理规律都是在科学家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教师除了教材上安排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外应教会学生灵活选用身边的物品设计有趣的课外小实验,用于物理学习,将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热情,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让物理这门学科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物理知识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