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31 浏览:157594

摘 要: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的较功利、内容零散、形式单一、经费短缺、成果片面等.调查发现,借助农村乡土资源,充实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有助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农村幼儿园;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4―0016-03

丹阳市地处江苏南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乡土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很深的乡土文化教育内涵.在幼儿教学中,若能对民间文化进行开发利用,让幼儿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将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幼儿心智的发展.近年来,在教育局区域品牌建设重点工作的推进下,丹阳市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成为了一线园长和教师的首选.

据统计,丹阳市有38所农村幼儿园(不含村办班、民办园),通过对2010年市特色学校申报,2012年丹阳市特色幼儿园评定,园长、教师、家长的访谈、观察、材料分析,笔者总结出了丹阳市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的较功利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与教育传统的功利性休戚相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子女的殷殷期待,特别是对农村孩子来说,要想跳出农门,就必须学习,而且也只有学习能改变人生,这种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因此,从幼儿园开始,许多教师就采取应试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同时,由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发展理解存在偏差,他们大多是“唯分数”是论,所以多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孩子优秀与否,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些功利性目的,导致了儿童的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及素质的全面提升几乎被忽视,从而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片面性.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多与幼儿园办园目标的功利性相关.2010年,丹阳市开展了创建特色学校活动,38所幼儿园都进行了课题申报和立项,其中有22所幼儿园申报的特色项目都与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关.例如,西门幼儿园的“民间美术教育”.开发区幼儿园的“中国风浓溢的幼儿文化和游戏课程建构”、新桥幼儿园的“民间体育游戏”、吕城幼儿园的“利用农村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的研究”、折柳幼儿园的“农业科学教育,创建本土特色”、建山幼儿园的“乡情美术”,等等.从特色学校的申报可以看出,园长对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同等条件下,园长和幼儿园教师更愿意在自己身边寻找熟悉的素材进行研究.但2012年12月对特色学校创建进行检查时,只有5所幼儿园通过验收.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幼儿园申报和研究是两条线,申报课题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研究效果却并不明显.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零散,盲目跟风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通常没有计划性,对课程资源没有进行分层筛选,常常是“东一耙,西一锄”,没有目标,不成体系.在调查中发现,丹阳市农村幼儿园十分重视将农村自然资源用于环境课程的建设中,将植物类如竹、稻草、柳叶等,民间劳动工具类如米筛、簸箕、扁担、斗笠等,山海资源类如泥巴、石头、壳类等,废旧日用品类如瓶子、筷子、布料、绳子等用于环境布置的做法极其普遍,在幼儿园到处可见.但环境课程建设与园本课题研究未必相符,农村课程资源与幼儿一日活动并没有机融合,教师缺乏开发农村课程资源的意识,活动内容依然以传统的省编教材为主,缺乏与其它教育内容的横向关联和纵向递进,分科教学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大多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带有明显的“城市化”色彩.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流于形式,脱离生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实验“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农村课程资源正是来自于大自然、大社会.“生活即教育”,对于农村幼儿来说,农村这片广袤、朴素、朴实的天地是一个最适合他们成长土壤,他们在体验、亲历中学习、成长、发展,这更是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然而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农村幼儿园表面上课程资源开发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走进幼儿园,成果展示琳琅满目,成果汇报有声有色,殊不知,这些成果的取得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陈旧的游戏活动.或许孩子在一竹一石间可以描绘春江秀色,在一叶一籽间可以拼粘残秋黄昏,资源的利用娴熟了,却不知资源的内涵之美,缘由之美、教师往往忽视了蕴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自然之美、家乡之美、劳动之美等让幼儿局限在学校、课堂,导致他们的心灵脱离了生活,脱离了自然.重形式、轻实质的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优势,而且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言,“让孩子穿上官袍,戴上官帽,摇头摆尾地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这不是弘扬国学.”


四、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经费短缺,缺乏保障

丹阳市38所农村幼儿园中,共有幼儿教师867人,其中公办教师283人,其余均为聘用教师,因此,绝大部分幼儿园依然是沿用以生养师的模式在办园,人头经费开支大.另外,在38所幼儿园中,幼儿数在250人、班额在6班以下的小规模幼儿园有8家,这些幼儿园经费保运转都有困难,更难以提供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所需的费用,导致这些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只能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可见,经费短缺,成为了制约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瓶颈.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教育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够,幼儿园的办学还没有纳入正轨,私办园、无证园、民办园、股份园、公办园参杂,管理部门多,安全隐患多,无序竞争多,管理极不规范.二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少,2012年政府增拨了幼儿公用经费,每生每年300元,之前各个乡镇对幼儿园的投入每年在5万的平均值左右,经费的制约,使幼儿园在教学设备、开发课程资源的经费、教师的积极性等方面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五、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成果片面,缺乏创新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幼儿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得到了大幅提高,使幼儿的各种感官特别是运动感官总是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幼儿在活动时保持了愉快的心情,从而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肌体免疫力,并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使手、口、眼、脑的动作协调、统一.此外,农村资源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和游戏观,使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由于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零散,不成体系,教师的主动性不够,活动的形式单一,导致幼儿园课程展示的成果仅限于几块展板、几幅作品、几张照片、几篇论文,而没有完整的理念,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适合幼儿的活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然停留在起始阶段,还需要花大精力.

实践证明,借助农村乡土资源,充实幼儿园的课程教育内容,有助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一线的园长和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使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幼儿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