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细节入手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186 浏览:133222

[摘 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社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素养,学校应该从规范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促使大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践行社会公德.

[关 键 词]大学生社会公德细节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8-0122-02

[收稿时间]2013-05-28

[基金项目]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例”(K201203).

[作者简介]卢本琼(1968-),女,重庆永川人,研究生,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文社科教育理论研究.

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窥一斑可知全豹”,从人的细小行为中有时可以窥见其人格高下.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公共社会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一旦被社会大多数忽视,往往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如“中国式过马路”、随意丢纸屑等.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是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形象.所以,学校仍然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培养.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德行规范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中去规范,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

一、学院制定科学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学生行为规范

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国人有“恋大”情结,无论搞什么活动,总喜欢追求大场面、“大手笔”、大影响,搞“大忽悠”,往往只重群体号召而轻个体动员.这种做法大则大矣,却不着边际、不见实效,只是“虚功”虚做而不是“虚功”实做,大场面好看而实际效果很差.所以学院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时不能只停留在空话、套话、大话上,也不是为了制写作度而制写作度.而是要把纸面的东西落在实处.这要求制定的学生行为规范有科学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并且体现奖惩分明.范围包括宿舍行为规范、教室行为规范、食堂行为规范、校园公共场所行为规范、考试行为规范等.

二、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促成学生在行动上遵守相关的规范

(一)由学生处、辅导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

孟子提出的“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就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价值判断和荣辱观.要想使大学生自觉地践行公德,首先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只有把公德意识内化成自身的信念,才能转化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处、辅导员应该通过课外教育和相关活动让学生感知、认知什么是文明的或是不文明的行为.第一,让全校评选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鼓励学生成为文明人的活动成为制度.第二,通过学生会、班干部、社团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学生的追求目标.事实证明,学生会、班干部、社团干部等的素质状况,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甚而影响学校的校风.所以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社团干部必须是品学兼优、活动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这要求选拔这些干部应该有相应的规范要求,而不能任凭辅导员或相关组织的领导个人好恶为依据,否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组织变质、变调,影响校园的文化环境.第三,每学年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在参与中加强自我教育.如:进行身边文明系列宣传报道、拍看文明、文明传唱、“诚信、感恩、荣辱”教育活动、“感动校园——大学生人物评选”等活动.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文化传递,把优良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利用实例、生活事件、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或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道德情境中,并通过启发、思考、问答、讨论,使学生辨别正误,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

其次,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管理.社会上有人把大学课堂形容为“牧场”.体现在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地迟到、早退;说话、吃东西、玩手机、睡觉;跷“二郎腿”,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出现这样的场景,跟教师的管理有关系.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基本礼仪做一定的要求,让他们从日常做起,让文明习惯日渐成为他们行为的常态.

(三)全校教职工,特别是辅导员和教师应该率先垂范,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

古人云:“以身为教、人们听从;以言为教,则众人争讼不已.”古经中传说:“吴王好剑客,百姓多伤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行为的示范力.大学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校教职工,特别是辅导员和教师的垂范作用举足轻重.其中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接触面广、距离最近的群体,他们的言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所以,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践行者.辅导员要一方面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更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其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注重传道,成为道德的示范者,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需要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加强规范管理,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宿舍管理应当从纪律、卫生、财产、安全等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不穿拖鞋、不吸烟、不乱丟纸屑、不乱吐口痰口香糖、不高声喧哗、不高声接打、不说粗话等;在食堂,要求自觉排队,不浪费粮食;教务处要严格执行考勤、考试制度,对于违纪者应当按相关管理规定予以处理,如果因为存在一些相关的所谓的理由而开设绿灯,势必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让学生从中受益.三、学校应当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其建设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必备的任务,这要求学校不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对其建设提供相应的制度和资金保证,首先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按照有关规定,建设和设计好教学场所、图书馆,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规划和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学校出版社、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其次,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应当统筹、协调,结合本校实际,定期、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另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完善对大学生的奖励评价机制

大学的奖励评价机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追求方向和目标,要求被奖励的学生真正能体现出德、能、勤、绩的综合能力,才能对所有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影响力.所以学校在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的评选、学生入党的确定时一定要科学、公平、公正,对学生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考核,同时参与考核的人员组成,不能单是学生处和辅导员,应该以班为单位,由辅导员、任课教师、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特别要防止由辅导员的个人好恶来决定.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不平凡,只要大学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细节培养,一定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大学生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应该在社会公德方面体现出较高的素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麻艳丽.文明、秩序与淡漠——谈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

[2]辛如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浅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

[3]孙文顺,张长江.浅谈当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9,(24).

[4]李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差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6).

[5]周碧蓉.论新一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的培育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6]江明颖.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与优化[J].网络财富,2010,(2).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