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86 浏览:21789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体育活动合理释放学生心理压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体育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中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19-01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就将健康分为了个人与社会的健康.而在个人的健康中,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特别是作为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用体育活动减小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人类交往的日趋广阔和不断变更的生活方式,向人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社会适应要求.形形色色的应激反应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重大的挑战,使得今天的中学生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平添了中学生成长中的不少烦恼,从而导致了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正如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提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习惯发号施令,力图将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地位被忽略了.加上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一味的“增强体质”却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甚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培养应是班主任或政治老师的事与体育教师无关.而中学要追求升学率,班主任、政治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二、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明天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笔者认为,应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语言引导,克服自卑,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每个学生的体质、性格和气质类型是不相同的.学生就表现出有喜欢与不喜欢的项目以及项目的强弱程度不同.这是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条件,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并充分认识自己的弱点,根据他们先天素质的条件造成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标准就会合格,利用其它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


2.使学生学会利用体育活动摆脱和宣泄不良情绪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关键阶段,极易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及时消除心理障碍,适应宣泄不良情绪,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它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体育运动出汗,可排泄烦躁、焦虑而堆积在人体内的“毒素”.许多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抑郁和焦虑,人们在获得体育锻炼的生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体育锻炼说带来的心理效果.”这就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明白,当出现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应到运动场上参加体育活动.又由于环境的改变、注意力的转移,可以减弱消极的、健康的情绪,这样可以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3.创设情境,体验成功,使学生增强信心

“成就动机作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成就动机就将作为开启学生压抑心理的一把钥匙,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增强.他要求教师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创设竞赛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的挑战时,人的愉快感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准确把握学生的信息.如哪些学生弹跳好,哪些跑的速度素质好等等.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对他们任务的一定要予以评价和赞美.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4.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团体意识、协作精神,从而协调学生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人们在运动中能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进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协调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即培养了参与竞争、协作的意识,有增强了集体观念,促进学生友谊的增强,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从最平凡小事做起,逐渐增强其强度和难度,逐步提高要求,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