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班主任中等生教育的实践智慧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38 浏览:108419

随着教育公平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理念的提出,中等生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和一线班主任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让这个占班级人数比例最大的群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关涉到教育公平和教师公正等重要议题,也是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要认真审视的现实问题.因为,真正的学生发展一定是包含全体学生在内的发展,而绝非少数优等生或问题生的发展.而所谓的有效教学,如果把为数众多的中等生排除在外,则是舍本逐末的教育资源浪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班级中为数众多的中等生的需求、群体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当下中等生教育问题的症候、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策略和可行的路径.

一、中等生的概念内涵和群体特征

尽管中等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对中等生这一概念的表述和厘定却存在争议.人们通常习惯把一个班级中学业和发展潜质方面都很平常的这部分学生称之为中等生或中间生,有的教师也习惯把行为习惯和品格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大部分学生称为中等生.在美国,研究者把这些学生称为“灰生”“边缘生”“中间沉默层”,因为他们容易游离于教师关注的视线范围之外,被看成是班级的“灰色儿童”.梳理人们对中等生的概念表述方式,我们会发现,中等生的内涵来源于两种解读:一种是以学业水平或品德发展状况来划分,中等生就是指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很难拔尖,但也不会很差.在班级中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处于一般水平.另一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分,认为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整体的发展水平呈纺锤型、枣核型或橄榄型分布,中等生就是相对于两端的优等生和后进生而言的,认为他们是夹在优生与差生之间的中间部分[1].

中等生是班级的“大多数”.他们是班级中所占人数比例最大的群体,既不出类拔萃,也不影响秩序.在教师的印象和评价中,他们不好也不坏,最不用操心.这个群体虽然是班级中的“大多数”,但是,教师对其投入的精力和给予的关注却很少.这个群体逐渐成为一个边缘人群.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特殊的“大多数”.

(一)中等生是沉默的“大多数”

中等生大多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游;他们多数为乖孩子,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尊心和自制力;他们做事踏实认真,遵守规章制度,是让家长放心、教师省心的孩子.然而,正是这些学生,常常被教师忽视.

(二)中等生是被动的“大多数”

中等生虽然在班级里“人多势众”,但是,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往往是配角,扮演的是忠实的听众、看客、“群众演员”等角色.在访谈中,很多中等生失落的情绪和消极的心态溢于言表.有的中等生说:“我是班级水盆里的一滴水,有我不嫌多,缺我不嫌少.”还有的抱怨说:“我们中等生是一些苦命人,我们是让优等生突出的背景,我们是优等生这朵红花的绿叶.”

(三)中等生是失落的“大多数”

中等生不被关注和重视,缺少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导致很多人自信心缺失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中等生不会出问题”这种班级管理上的思维定势,让这些不显山露水的中等生们逐渐成了教师眼中的“透明人”和“灰色人群”,对他们的忽略和熟视无睹成了很多教师眼里“无恶意”的过失,也成为很多教师心中可以接受的班级管理常态,最终导致的是“灰色人群”的信心也随之变得低沉和灰暗.

(四)中等生是表现平平的“大多数”

因为中等生不被教师关注,在个别教育和指导方面鲜有被教师关照的机会,平时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自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信心较低,因此也就缺少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学习成绩进步不快,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平平.但其实,中等生群体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对他们哪怕只投以关注的目光,都能激发他们赶超先进.

二、中等生教育的问题症候与负面影响

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使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生在接受来自系统课程和显性教育影响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隐性教育的场域.教师的榜样作用,集体舆论的浸染功能,班级文化的隐性影响,都会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等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与班主任的关系状况,不仅影响他们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也会以隐含的形式作用于他们学业发展、精神成长、人格形成的全过程.可以说,忽视中等生教育会引发消极的后果,必须给予足够关注和正确体认.

(一)对中等生的忽视本身就有悖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教育公平涉及到每一个学生在班级里要受到同等对待,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这些基本的问题.多年前,曾流行过一句口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重新审视这句话,并把它置于中等生教育问题的情境下,似乎更具启示意义.如果把班级比作一个花园,那么这个花园里应该有满园盛开的鲜花,而不是优等生的一花独放.而作为园丁的教师,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每一株花木上,而不是光盯着“问题花木”.班主任眼中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包含所有学生在内的发展.班级更应该成为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心灵的家园.中等生不仅仅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分子,还应该是班级这个集体里共享权力和义务的一分子.只有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体会到、公平和正义,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和社会的宏大舞台上成为自主、自立、积极进取的独立个体,才能成为既具有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又不乏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

(二)对中等生的忽视不符合教师“公正”和“关怀”的基本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曾明确断言: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学是关于义务感(obligation)的学,是他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我必须”做某事的意识[2].诺丁斯将关怀分为自然关怀和关怀.所谓自然关怀,指的是由本能或内心愿望自发产生的那种关怀,是“道德主体无需进行或逻辑的慎思”,而“直接因为回应被关怀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关怀.所谓关怀,指“关怀者回应对方是因为我们想要坚持自己作为关怀者的道德理想”,从而“克服自身的抵触情绪”,给予别人关怀,是“近似于康德道德取向的义务式关怀”.基于关怀的视角,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是“非选择性关怀”,施与每个学生公平的关怀.中等生很少有被教师关注和与教师交流的机会,甚至遇到教师“躲得远远”的,导致有时候教师根本无法了解他们,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透明人”的身份让中等生在班级中的存在感也日渐式微.因此,如果中等生始终是一个游离于教师视线以外的群体,没有办法得到和优等生一样的被关注的机会,或者和“问题生”相同的个别教育上的倾斜,不仅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实效性会受到质疑,也根本无从谈及教师的公正和关怀.(三)对中等生的忽视进而形成的大多数学生的平庸化是最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中等生不被重视和参与机会被剥夺的直接后果是中等生自信心下降,进而导致中等生在班级里从成绩到其他能力方面都表现平平.一个班级如果在班主任的苦心经营下,几个优等生表现得出类拔萃,个别问题生也有了转变,但与此同时,作为班级中的大多数——中等生,却因为缺少教育机会和教师的积极关注而沦为平庸的毫无建树的人群,那么,从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这种舍本逐末的管理思路也是有效教学的大忌.另外,忽视乃至漠视中等生,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以及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无疑都具有负面影响.中等生长期的“透明人”身份,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存在感,也会影响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更无从谈及贯彻平行影响原则,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领.

(四)对中等生的忽视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中等生缺少站在班级活动“前台”的机会,他们在活动中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鲜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长此以往,很多中等生逐渐习惯了自己作为班级活动配角、优等生绿叶的身份.他们不仅逐渐习惯了自己被安排、被支配的被动地位,参与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逐渐消弭,很多中等生缺少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勇气和批判精神.正如肖川教授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时阐释的那样:“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人才具有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诱惑的各种环境中,人才可能生长出拒绝诱惑的能力.”[3]中等生缺少自己的舞台,缺少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就被剥夺了在不同教育情境下发展自己评判能力的机会,面对各种矛盾情境做出自主选择的机会.这些角色缺失对他们未来独立人格的形成势必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中等生教育问题的实践策略

中等生教育困局的,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不断提升教育理念,认真审视和研究中等生教育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班主任不断丰富实践智慧,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探寻中等生教育的实践策略,让中等生走出本不属于他们的“灰色地带”,摆脱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的困扰,不断提升中等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强化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从原来的沉默的“大多数”、失落的“大多数”、被动的“大多数”、表现平平的“大多数”成为活跃的“大多数”、自信的“大多数”、主动的“大多数”、表现卓越的“大多数”.

(一)改变对中等生教育的理念,变沉默的“大多数”为活跃的“大多数”


教师对于中等生的期望,是对中等生的肯定和认可,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使他们能够增强自信,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同时,教师的积极期望,还可以导致教师对中等生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多的帮助.

譬如,在教室座位的安排上,班主任要考虑中等生的需求.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坐在不同的位置上,除了会影响听课效果外,不同位置的学生获得的发言机会,被老师关注的可能,以及和老师互动的机会都是不尽相同的,进而在教室形成了一个“T形优势结构”.即,坐在横排的第一排和纵排中间一排的学生处于教室的优势位置.因此,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把中等生安排在这些位置上,同时,借助定期轮换座位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这个“优势区域”.

(二)改变班级管理风格,变被动的“大多数”为积极的“大多数”

当下,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也有少数班主任采取了简单的“甩包袱”的办法,即把班级管理的权力完全交给学生.很多班干部成了“小先生”,他们替代教师行使班级管理的职责,负责安排班级的各种事务,当然,他们也拥有了指挥和支配班级其他同学的权力.很多中等生也就成了班干部指挥和安排的“手下”,无论是在班级的主题班会上还是日常的班级活动中,他们都得听命班干部的安排和调遣.因此,所谓的和自主管理又演变成了少数班干部的.很多班主任开始采用轮流当班干部,让中等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办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另外,在主题班会的组织形式中,也有必要改变固定主持人控制班会的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主持班会,尤其让更多的中等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笔者设计过一个全员参与的班级活动——“班级装饰方案竞标”.活动背景是一个班级搬进了新教室,同学们都想把教室装点漂亮,于是自由组队,撰写班级装饰方案.在主题班会上,各小组展示和说明装饰方案.最后,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打分,选出全班同学都认可的方案.这样的活动不仅调动了中等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而且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形成了融洽的班级氛围,同时完成了班级教室布置和活动教育的双重目标.

(三)注重积极言语的作用,变失落的“大多数”为自信的“大多数”

西方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平均分成四个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本身表明,及时对活动的成果进行积极评价能够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提升一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等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群体,只要我们多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多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引导,他们一定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实现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跨越,不断地创造出令教师惊喜也令他们自己惊喜的成长奇迹.

(四)创新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变表现平平的“大多数”为发展卓越的“大多数”

在中等生教育问题上,班主任观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仅仅停留在对中等生的认同态度,关怀意识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必须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的模式和主题教育的策略,改变班级的群体氛围,给中等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使中等生在主题班会和其他教育活动中获得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激励,对自己和未来都充满信心.例如,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强化学生成长动机,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教育方法,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己的信心,同时,唤起学生关注未来的意识,看到自己未来的成长路径,找到自己未来生活的目标,也会成为激励学生发奋自强,努力进取,超越自我,并不断走向卓越的动力源泉.

当然,在当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重视中等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均等的机会无疑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相信,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在这些羁绊和困扰中成为一个戴着“镣铐”的优秀舞者.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智慧,辅以积极主动的反思精神,班主任就一定能够优化班级教育,改变学生的成长生态.而在这些改变发生的同时,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生的未来和命运也会因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