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帮助幼儿自然习得文明礼仪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834 浏览:158969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幼儿文明礼仪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成因,并根据幼儿成长规律,结合工作实践,从重视师长的表率作用、重视游戏活动开展、重视绘本阅读教学、重视描述性表扬回应等四方面入手,通过环境的熏陶、长辈表率的感染、辅以激励性诱导等途径,为幼儿自然习得文明礼仪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使文明礼仪成为伴随幼儿成长的元素,切实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质和水平.

关 键 词:幼儿教育文明礼仪自然习得

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品德和个性特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文明礼仪培养中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深思.

案例一:阿永在幼儿园是一个懂礼貌、能谦让的乖孩子,但是,在家里却是一个唯我独尊、霸气十足的“小霸王”,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案例二:自由活动结束时,幼儿们一哄而散,当老师提醒孩子们一起收拾玩具时,有的却说:“这不是我玩的.”

案例三:有人报告:“汉霖打阿豪啦.”汉霖却镇定地说:“我已经跟他说对不起了.”

以上案例所示的幼儿行为,很难用成人的是非标准去判断,但是他们的表现和家长期望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彬彬有礼、宽厚谦让相差很远.这是因为我们在幼儿的文明礼仪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而“强行”让其按成人的文明规则和处世方式去与人交往,导致幼儿对文明礼仪规范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文明礼仪的培养分“学得”和“习得”两种途径,前者指幼儿从长辈、教师的教授中直接获得某种社会交往规范;后者指幼儿受生活、学习环境和周围人群言谈举止的影响,不自觉地、自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学得”是现阶段幼儿园文明礼仪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其存在强行矫正、硬性灌输的弊端,约束性手段和环境一旦改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迅速反弹,甚至出现案例中表现出的人格分裂、变相骄纵等倾向.因此,如何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文明礼仪培养策略,是值得重视、思考的重要课题.

3~6岁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和语言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需求,希望融入集体生活,希望自己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表扬.他们还具有非常突出的模仿行为,这就为我们寻求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新途径提供了新思路.“自然习得”这种学习途径虽然收效缓慢,但它却是一种激发幼儿主动模仿、潜移默化、自主生成的培养方法,在幼儿园中应该让“自然习得”成为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主要途径,通过环境的熏陶、长辈表率的感染、辅以激励性诱导,使幼儿真正形成文明礼仪素养.

一、重视师长的表率作用,展示文明礼仪的优雅,吸引幼儿习得主动礼貌交往.

幼儿的语言行为、处事方式都源于对周围人的模仿,因此,师长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辅助幼儿文明礼仪的习得.幼儿最崇拜、最爱模仿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师,他们会常常观察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师之间的交流应热情有礼貌,师生之间的交流要充满爱心和耐心,因为这种充满爱心的交流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某教师经常教育幼儿要问好,若遇幼儿不问好,就板着面孔说:“怎么没问好呢?”吓得幼儿唯唯诺诺地说:“老师,早上好!”其实这位教师大不必因为幼儿不讲礼貌,就自己也无礼起来.遇上幼儿不问好,教师只要保持微笑地向幼儿问好,跟幼儿说说悄悄话,不用多久,孩子就会像你一样地跟你问好.在与幼儿的交流中,也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说“对不起”、“谢谢”、“请”等礼貌用语,为幼儿树立一个文明的榜样.当着幼儿的面切忌出现语言和身体的暴力行为和倾向,以免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要对孩子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委婉地提醒,鼓励孩子确立文明礼仪标尺.


二、重视游戏活动开展,展示文明礼仪效应,拓宽幼儿习得解决冲突途径.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行为表现最具本性,争抢玩具就是屡见不鲜的问题,幼儿经常为了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大声嚷叫,大打出手,虽然老师费尽口舌讲道理,但收效甚微.自然习得式的文明礼仪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游戏单独进行,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礼有节地解决幼儿游戏中的冲突,帮助幼儿在游戏交往过程中自然习得文明礼仪的规范和举止.

如开展结构游戏时,阿康很快搭成一排整齐的金字塔,好有气势.很快阿康发现阿豪还有一筐绿积塑,于是静悄悄地拿了一块积塑,第九座金字塔出现了,悄悄地,金字塔变成了十一座,阿康得意地数着自己的金字塔.突然阿豪一转身说:“谁拿了我的玩具?”玩具保卫战打响了,两名幼儿纷纷向我告状.将阿康的游戏行为定义为“偷”是不妥当的,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却真实存在,怎么办?思索之后,我让他们俩将地上的玩具放到同一个筐里,我先搭了一座金字塔,让阿康和阿豪以我的金字塔为起点朝不同方向搭金字塔,两人一共搭了十五座,我问他们:“玩具不够怎么办?”阿康说:“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不能拿别人的玩具.”阿豪说:“不能扔别人的玩具,一起玩金字塔可以盖很多很漂亮的.”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解决冲突问题,使得礼貌行为得以形成、巩固;教师再现游戏问题情境,促使幼儿整合以往习得的文明礼仪规范,应对游戏问题,这种潜移默化的文明礼貌熏陶、感染,使得文明礼仪成为幼儿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幼儿的言谈举止变得雅致、得体.

三、重视绘本阅读教学,展示无礼行为后果,助力幼儿习得文明情绪管理方法.

阅读是人间接体验生活、感悟成长道理的方法之一,也是促使人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向幼儿推荐图文并茂、极具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读本,让幼儿自主阅读、自我感受,获得绘本中的图画信息,并从中习得文明礼仪素养.

现在的孩子爱耍脾气,外向的孩子生气了就又哭又闹,内向的孩子生气发呆,幼儿不挑场合地乱发脾气或生闷气不仅会被视为一种无礼行为,而且对于幼儿自身的心理发展不利.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防止幼儿将不良情绪发展成为无礼行为.如,黄老师选择绘本《我不想生气》来开展活动,并提出问题:你生气的时候是怎样的?有的幼儿说:“我就哭,我哇哇大叫发脾气.”有的幼儿说:“我跳来跳去,我觉得很难受.”有的幼儿说:“我要扔东西,我不和别人说话.”等黄老师引导幼儿观看生动形象绘本的图画,懂得生气时应该如何正确排解情绪,怎样让自己不生气,少生气.阿淇说:“我最好安静地做点什么,嗯,可以来一次深呼吸!”阿意说:“我会安静地待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不乱扔东西.”阿刚说:“我就去和好朋友说说我为什么这么生气.”等幼儿阅读后得到的感悟,可能是片面肤浅的,但是恰好说明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文明仪的发展是同步的,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地为幼儿讲解:你生气时那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应该如何,这样就擅自拔高了认识高度,人为地为幼儿认知设置了障碍,变“习得”为“学得”.教师要巧妙通过阅读促使幼儿习得文明礼仪,化解心中的不快,促进幼儿不良情绪的疏导,健康的情绪是文明交往的基本条件.

四、重视描述性表扬回应,展示文明礼仪方向,缩短幼儿习得文明礼仪养成进程.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诠释了赏识激励策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正处于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阶段,师长的一句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往往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动力,因此,在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描述性表扬,为幼儿文明礼仪的习得指明方向.但是,教师一般习惯使用笼统的“很好”、“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之类的口号式评价来表扬孩子,这不能让孩子明白“我哪里做得好,我该怎样保持自己的优点”.教师的表扬、激励具有明确诱导方向,不但能起到肯定幼儿言行的作用,还能为指导幼儿今后的言行.比如,班级里总会有调皮捣蛋的孩子,被老师批评后他们就愈演愈烈,结果老师与幼儿都疲倦不堪.其实,教师只需及时制止他们的无理行为,并表扬旁边认真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他们就会更愿意接受,如:“小真专心地拼房子,房子真漂亮,摆到展览架上给大家看看.”“小义一起搭积木,拼摆地很整齐,我来给他拍张照.”这种明确的激励诱导,明确地告诉幼儿老师关注什么表现的幼儿,为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获得指明方向,缩短幼儿的成长过程,快速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程度.

总之,自然习得是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一个新思路、新方式,它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的硬性规范和大道理式的说教,是通过为幼儿创造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元素的游戏、生活环境,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文明礼仪素养,从而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