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物理教学与生活常识融通的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91 浏览:145128

【摘 要】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识,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即能使物理教学更贴近生活,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关 键 词】物理与生活;效率;思维习惯

最基础的科学,物理学,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教法很呆板,则教学效果欠佳.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需要适时的融入生活小知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现状调查

对本学校非物理专业大一的新生做了一个微型的调查,调查的题目涉及许多在身边随处可见的物理小知识,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只关注表层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差,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例如对于调查问卷中的以下问题:①为什么墙上的插座中有三相插头和两相插头?②为什么空调和冰箱可以制冷,制冷剂是什么?③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功率分别大概是多少?④一台2匹的空调功率约为多少瓦特?一台1.5千瓦的空调每小时约消耗多少(度)电能?许多学生都不知何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很匮乏.原因主要有两个:①中学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忙于学习书本知识,对于生活常识的物理原理没有时间学习.②学生习惯处于被动式教学状态,对于生活中的现象“熟视无睹”,不会主动的去探索背后的物理机理.

中学物理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大学物理教学则是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侧重于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纲要中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注意物理教学的理论性、严谨性、科学性的同时,努力加强物理教与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鉴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本人结合物理教学体会,对大学物理教学融入生活常识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二、教学中渗透生活常识的重要性

1.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课堂上多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课为主,学生看到的都是生活现象的表面现象,与物理概念没有直接的连线,通过相关知识的引入,学生了解现象的规律性,建立了日常现象和相应的物理概念的内部联系,从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的全面深刻.有一位同学上课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爱玩一个游戏,把一个空酒瓶放在远处,让每位小朋友扔石子,他们发现空酒瓶很容易破碎,后来无意中把酒瓶装满了水,当用同样的力气砸的时候却发现,瓶子不容易破裂,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讲解“压力”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提出这位同学的疑问,让大家共同的思考、讨论.最后指出,瓶子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空瓶子在收到撞击的时候,石头对瓶子产生一个压力,瓶子从外向里形变,终于破裂.当瓶子装满水了,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从而减小了形变,反而使得瓶子不容易破了.如果能将瓶子装满水,再拧紧瓶盖,就更加的不容易破裂了.我们选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怎么写作于教学,从他们小时候爱玩的游戏入手,唤起了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调动了学生曾经的体验和回忆,继而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起关系,即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促进了知识的记忆.

2.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

对于身边的时事新闻,学生充满的好奇和热情,学习就会比较专注,如果能将课堂教学与实事相结合,不但不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大大的提高的学生学习理解的效率.例如讲解“原子核的裂变”这一部分深奥难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补充核能发电的原理,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特别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往不少学生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国际大事,对于核能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这些事件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无关,物理知识无疑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办法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世界需要一个和平年代和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同时适时的复习《能量守恒定律和能源》一节时提出的,人类应建立自然和人、科技、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于加入生活实践,课堂气氛很活跃,使得平时一些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原来这些生活、生产事情与物理知识也是息息相关的,好奇心会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他们的思维也会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训练了科学的思维习惯

对于在生活中被忽略或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对此感到好奇、兴奋,并渴望发现原因.例如在讲解“力矩”这部分内容时,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却又被忽视的有趣现象.例如向学生提问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停止在几点位置的概率最大?问题一抛出,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提出答案,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概率最大.接着继续提问为什么呢?通过他们自己思考,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力矩有关.随着深入的发掘下去,一些同学则不知道该怎样去推理,此时教师应辅助其思考、分析.这是由于从6点到12点,需要克服指针的重量,对指针做功,时钟才能继续运行.而9点的位置,通过指针重心的直线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最大,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对于此类疑难问题时,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理论支持,老师的分析无疑是雪中送炭,把枯燥的物理运动变成生动的知识学习.增强了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有意义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巩固了知识,拓展的思维.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大都不会从事物理专业的工作,所以他们今天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有助于他去面对或决策所遇到的大量非物理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一生的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正如我国资深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说的:“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物理学,等以物理学为对象我学到了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物理学的知识有时是很有用的,但通过物理学学到的这些能力,比物理学知识更有用.”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知识、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

三、总结

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本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常识和实事,是为了学生能在生活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缺失的现状.是贯彻《大学物理》课程建设要求关于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及分析能力的目标.教师通过教学实现物理与生活的融通,学生通过学习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2):21-22

[2]米炜.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2(55):1-2

[3]王维超.利用生活信息激活物理课堂[J].统计与管理.2012(5):7-8

[4]吴从朴.“生活化”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J].2012(10):120-120

[5]景怀贵,胡顺华.“生活-物理-社会”在物理教学中的结合[J].青年科学,2012(9):64-64

[6]陈玉琴.把物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J].技术物理教学.2010,18(3):8-9

[7]李智.引入生活常识提高物理教学兴趣[J].都市家教.2011(10):207-208

[8]鲍鸿吉.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之四[J].物理与工程.2010(3):3-4

[9]姚瑶.让生活资源激活物理教学[J].南方论坛.2009(A0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