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96 浏览:15586

一、构建“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是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者和构建者,而地理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体现了学生主体观,也遵从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思维并与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互相吻合一致.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以及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如何合作、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全新的启示.

二、架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从组成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进行架构,如表1所示.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例评价及建议

1.“长江的开发”课堂实录简述

★图说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

★用数据说明长江之大.

★学生话说长江之宝:水能.

★提供长江水能资源的数据资料、阶梯分布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学生讨论得到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据图说明水能的分布及利用.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长江的航运价值大,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2.课堂评价及改进措施

本节课教师按照板块教学法,分成水能、航运、洪水三大板块,分别分析出影响三者的主要水文特征,依次展开对三者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一个“心”形的板书,以“话说长江”为题,用“大”、“宝”、“忧”三个字概括本节课的内容,结构式板书美观新颖,能够吸引学生,深化重点.学生活动设计要求到位、目标明确、材料充分,活动内容充分、参与度高、形式多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能够注意对学生读图顺序及时进行指导,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利用演绎的方法,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搭设学习的支架,提供资源,引导学生研究长江的水能丰富及其利用对流域的影响.教师讲课很有亲和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较强,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和反馈,因势利导,与学生达成良好的互动.本节课整体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见表1.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长江的开发”一节中的教学因子有四个:一是用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二是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三是运用地图、资料解释长江丰富的水能、巨大的航运价值,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四是小组合作探究长江洪水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教学因子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学习长江的概况,学生必须借助“中国地形图”,读图、指图,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变化,不太容易测量,但是可以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情感行为进行观察,如当学生自豪地介绍长江,积极地为长江的水能开发、洪灾防治出谋划策时,可以认为学生已经具备热爱长江的情感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课堂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把课程标准中有关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列出,再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活动中学生的情感行为,测量学生内在心理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进一步细化,体现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适度指导学生的读图姿势;充分分析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适度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评价所侧重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展示和发挥的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