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29 浏览:18093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55-01

1.确定上机实验内容,注意内容的实用性

计算机上机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应有明确的实验内容,否则学生进入机房会不知所措,无所事事,易引起纪律混乱.因此,我们在每次带领学生上机之前,指出明确的实验内容.比如,我在教学"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时,首先明确实习内容有:①启动和关闭微型计算机,②键盘的基本使用.有了明确的实验内容,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构建有关计算机知识,真正实现人机对话,让他们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进求知欲.如,在刚刚学习了开关微机基本操作和登录入网之后,告诉学生在F:\>_闪烁的光标处键入一个start命令,让他们亲自动手启动家教软件,实现了学习CAI教学辅助软件的操作,给学生留下"计算机真的为我怎么写作了,好漂亮的画面呀!"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活跃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气氛,学生学得实在.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上机内容的实用性.如,学生学过WPS文字处理系统后,安排学生连接打印机,打印唐诗宋词、名人名言,或自己写的作文,或制作课程表等.在学习DOS常用命令时,让学生试着用FORMAT命令格式化一张DOS系统盘和一张工作盘,并启发他们了解系统盘和工作盘的区别.在学BASIC语言时,上机实验,安排学生编写一些代数简单问题的小程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必须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并不是那么难学.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又是尖端的科学技术,电脑设备相对比较昂贵.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常是通过广告和电视,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让他们知道,电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它只是人类通过操作可以控制的一种电器设备而已,只要简单使用双手操作键盘和鼠标即可.学生消除了神秘感,自然就会主动去接近和了解计算机了,进而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又非常灵活,这样就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例如讲解Word中"插入图片"命令,介绍插入图片的方法时,可引入一些图片知识的来源,像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采取相互学习、启发教学

计算机操作学生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教师没有介绍,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摸索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记得学习"画笔"一节,我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绘图工具中一些常用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创意画,可围绕我提出的主题,也可自由发挥,要求是充分利用绘图工具,以达到熟练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目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在授课中,教师还可设计一些不同的授课方法.比如,在学习画笔一节中,当学生学会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我提问:"绘图中如何重复绘出某一图形?"我提示利用Windows文件操作中的技巧,请学生自己在操作中发现操作方法,请最早做出的学生教全班同学操作(当小老师).这个问题给那些电脑操好者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学习思路敏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为往往那些电脑操好者同时多数又是那些上课喜欢自由者),这样使得整个教室学习气氛活跃.然后,我请完成的学生到教师机上利用屏幕广播教学(教师机、学生机管理系统),当小老师,将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看.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计算机教学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参次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一些问题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到就下课了,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你的帮助而影响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小组学习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操作能力或者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主动帮助成员学习解疑、向老师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练习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要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言观察并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在小组阶段性作品制作过程中,由小组自定一个主题,自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包括素材的选择、采集、排版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作完,在作品展示课中各小组派代表上去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由全班进行打分评选出较好的作品.通过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用协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