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教育思潮其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0 浏览:15918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虽然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但戊戌维新的教育思潮却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写下较浓的一笔,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

戊戌维新的是在尖锐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既保存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又体现了明显的西方文化影响.可以说,它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的思想,因而有其独自的特色.

中国是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摧残下被迫进入近代的.就文化教育而言,它缺乏社会内在发展的动力,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引起的变化.它是资产阶级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矛盾冲突、融合的产物.所以,它既不同于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也和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不尽相同.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别,中华民族在长期封闭状况下形成的特有性格和保守心理,在对待外来思想时,常常从传统文化、心理、情感观念出发,总是冀图尽量保持原有的东西,抵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情况表现在教育思想领域里,就是从刚刚步入近代社会就出现的“中学”与“西学”的争论,这种争论几乎贯穿于整个近代社会.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也正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过程中缓慢地进行着.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起,开始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到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进一步增强声、光、化、电等科学技术内容,再到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维新在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冥思苦索,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推进了中西教育融合的进程.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严复认为“今之教育等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严复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政治名著,特别是《天演论》的刊行,提出了学习的方法论,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人们不再是原封不动地对待传统文化和教育,而是以新的价值观念审视和吸收资产阶级文化和教育理论,加速了中西教育的交流和融合.在戊戌维新派的主要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又充满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戊戌维新教育思潮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碰撞、汇通与融合的结果.

二、

戊戌维新教育思潮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戊戌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上.戊戌维新派从当时维新变法的需要及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道路探索出发,较为完整地阐述了维新教育的思想.

(一)提出教育应培养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民”的教育目标

维新派从其初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政治观出发,吸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学说,在抨击封建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应培养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民”.康有为强调培养人才是变法第一要务.从他“万木草堂”的教学目的来看,他欲培养的人才不再是一些掌握西方近代科技的皇朝顺民,而是具备一定的资产阶级政治观念和从政能力的维新变法之士.康有为认为“有家之私”构成了社会进化的障碍,主张彻底废除家庭制度,解除封建伦常对人的羁绊,以造就人人平等的“天民”,他还为此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培养“天民”的系统教育方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封建政教纲常为依据的封建教育目标.梁启超强调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认为“他事无宗旨,犹可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在他看来,教育应以造就国民为目的.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写成的《新民说》一文指出:“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民之义有二:一日淬历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日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所欲造就之“新民”,是一代既有资产阶级思想、道德意识,又有传统文化修养和近代政治生活技能的新型国民.严复认为教育“尚分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日德育”.这实际上是对培养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严复重视体育,认为身体好坏是民智高低的先决条件,国民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国家的盛衰:重视智育,强调智育以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为主;重视德育,强调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来取代封建的政治纲常.由此可见,严复已经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资产阶级国民的教育目标,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重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

戊戌维新派在注重教育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通过教育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梁启超认为,教育应以造就国民为目的,即要求通过教育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严复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认为救亡强国必须改造民种,而民种强弱,在于“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和“德行仁义”之高低.处于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幸免于天演淘汰,最重要的在于提高国民之素质.国民素质好比是土壤,各种富国强兵之政,只有根植于肥沃的土壤之上,才有可能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中国的现实是:“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这种现实则是“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欲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严复认为:必须从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入手.提高国民素质不可操之过急,期之以骤,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教育“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所谓“鼓民力”就是要让民众“气体强健”.严复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于国民个人来说“形神相资,志气相动,有最胜之精神而后有最胜之智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鼓民力就是要通过教育,普及卫生知识,革除封建积弊,严禁吸食和女子缠足,以提高国民体质.所谓“开民智”就是学习西方“教民要术”,学习西方“增长知识”与“开瀹心灵”并重,“求才为学,必以有用为宗”的教育目的.学习西方“其名、数诸学,则藉以教致思穷理之术;其力、质诸学,则检测以导观物察变之方”,以格致诸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学习西方“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贵自得而贱困人”,“喜善疑而慎信古”等治学和教学方法以及重实证、重内籀(归纳法)的思维方式.“新民德”就是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代替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培养人民的国家观念、主人翁精神和新的道德风俗.严复认为: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剥夺了人民的人身和思想自由,这是中国民德浅薄的根本原因.新民德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把自由还给人民,民之自由,天之所界也.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自由为界.人人都享有自由,人人都不得妨碍、侵夺他人的自由,则人人平等,同力合志,道德日新,抛却一切私利,“联一气而御外仇”.很显然,废除专制政治,摒弃封建礼教,就成为实现“新民德”的先决条件.由此可以肯定地讲,戊戌维新派重视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较之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各项制度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更深刻的意义,具有更鲜明的近代教育理论的特色.


当然,戊戌维新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存在着先天性缺陷,缺乏深厚的功底.维新派提出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的设想,不乏真知灼见,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总的来看,教育理论方面缺乏独创性、完整性,显得幼稚而不成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是说,戊成维新教育思潮没有建树,更不能抹煞它在中国教育发展上的贡献和作用,它毕竟是开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