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49 浏览:154139

作者简介:刘和平(1974.10―),女,侗族,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医专档案统计室教师,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载体建设对于推进高校爱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应坚持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本校实际,加强课堂教学、网络、文化活动和管理等载体建设,真正把爱心教育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高校 爱心教育 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ve Education Carrier in College

LIU He-ping

(Huaihua Medical College Hunan•,Huaihua 418000 )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for colleg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ve education carrier. Colleges should stick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ve education carrier, bine the practice, strengthe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ork,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se the love education truly.

Key words: Colleges, Love education, Carrier construction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培养爱心的重要时期.高校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的爱心教育.而爱心教育离不开相应的载体建设.加强载体建设,对于落实爱心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载体建设对于高校爱心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载体建设有助于将高校爱心教育落到实处

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的物质的物质”[1]437.按此理解,我们不妨将“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定义为:能承载高校爱心教育和传递高校爱心教育信息能量的物质.它是高校进行爱心教育的基础,是高校爱心教育的物质承担者.它具有载荷和传输的功能,能承载爱心教育的具体内容,能够传导、输送高校爱心教育的信息和能量.通过一定载体进行高校爱心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没有相应的教育载体,高等学校的爱心教育容易成为空中楼阁,难以有效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应有的爱心.

2.载体建设可为高校爱心教育开拓新的空间

爱心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它有不同的内容.与此相关联的爱心教育的载体也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其载体也是彼此相异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现阶段进行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既要继承历史,又要开拓创新.一方面,对于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爱心教育载体,要借鉴、继承.另一方面,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发展,有效地构建一些新的爱心教育载体.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这为确立新的教育载体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爱心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展了新的空间.


二、高校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应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首先,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爱心教育理论为指导.我们应加强对爱心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关于爱心教育的理论原则和规律,在实践中遵循爱心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爱心教育及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其次,必须从各校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来确立适宜的教育载体.各校师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差异决定了各校的教育载体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各校应根据本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来设计最适合的教育载体,并加强建设,以促进爱心教育.再次,必须从各校已有的物质条件出发,来设计和建设爱心教育的载体.各校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是不一样的,这决定了各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必须因校而异,密切结合本校的实际物质条件,量力而行地进行教育载体建设.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对原有的爱心教育载体的继承,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对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中那些需要补充和改进的,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加以修改和完善;其二是对于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中那些仍然适用、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继承发扬下去,并进一步加强它们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和物质条件,及时创造出一些新的教育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心教育的新旧载体相互配套,紧密衔接,共同促进高校爱心教育可持续发展.

3.坚持节日与日常相结合

以各种节庆日为契机进行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或直接以节庆活动为教育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节庆资源作为载体的作用,极大地扩展爱心教育载体的外延,增强爱心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爱心教育活动,提高爱心教育效果.但是,检测如仅仅在节庆日进行教育载体建设,而放松了平时的经常性的载体建设,那么它又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往往会出现节庆日载体建设“轰轰烈烈”,节庆日一过又“冷冷清清”的现象,难以形成长期持久的效应.因此,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必须坚持节庆性与经常性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的宝贵资源适时地进行载体建设,更要注重教育载体平时的经常性的建设与维护,使教育载体建设长久化、制度化.

4.坚持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相结合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两大基本主体.相对来说,教师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在爱心教育载体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导并直接参与载体建设.学生则人数多、精力充沛、热情高,是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主力军,载体建设质量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高校爱心教育载体建设的活力所在.建设爱心教育载体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共同参与.在载体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协调处理好这两大主体的关系,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为高校爱心教育载体建设贡献力量.

三、加强载体建设,推进爱心教育

为增强教育效果,把爱心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网络、文化活动和管理等教育载体的建设.

1.改进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心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对广大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类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载体.要适应高校爱心教育的需要,必须结合高校发展新实际创新课堂教学.一方面,必须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把爱心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首先,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时融入爱心教育的内容.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爱心教育的主渠道.

要发挥好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须在进行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找准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教学与爱心教育的契合点,把爱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基本理论的教学中去,注重大学生爱心的培养.其次,要创新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把爱心教育合理地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去.比如,在进行医学学习时,可以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以救死扶伤为核心的爱心教育;在学习历史、文化等社会科学时,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的仁爱思想教育;在进行道德、法律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及“热爱祖国、怎么写作人民”的品德教育等.另一方面,必须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良好的形式可以增强爱心教育的效果,促进爱心教育入脑入心.

2.建设爱心网络平台,增强高校爱心教育的时代性

网络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传播手段的兼容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及其存在的虚拟性,使网络载体具备了其他载体无可比拟的特性,将它运用于爱心教育工作,可使爱心教育工作具有覆盖面广、内容生动形象、手段灵活多样、地位平等、时效好等优点,能极大地增强高校爱心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但同时也会对爱心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如学生网络行为不可控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泛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等.因此,各高校利用网络载体时要扬长避短,在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怎么写作性于一体的爱心教育网站.

3.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增强高校爱心教育的活力

文化活动载体是适应大学生热情、好动、善思等特点的重要载体之一.利用文化活动载体进行爱心教育,有它独到的优势.一方面,产生教育效果的方式极其自然,通过活动可以将隐含在活动中的爱心内容以极其自然的方式积淀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另一方面,高校文化活动层面多样、内容广泛、形式新颖、结构灵活以及参与者的选择性强、自主性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为爱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具有教育意义,也不是任何形式的活动都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不加强对活动的管理,事必产生表面轰轰烈烈,实质上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引导,与时俱进,开创校园活动载体建设新局面.首先,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高校应该对各项活动的目的加以指导,要将活动与爱心教育联系起来.对于师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应该注意挖掘内在的爱心教育信息,必要的时候帮助做必要的提升.其次,要开拓创新,实现活动形式和爱心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要根据爱心教育内容的需要和大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审美时尚的实际情况,切实创新活动形式,改变以往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思维僵化、方式单一、不讲对象的一刀切不良做法,因时、因地、因人设计最适合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爱心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爱心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4.加强日常管理,增强高校爱心教育的持久性

管理载体除了具有一般载体的特征外,还具有普遍性和制度化两个突出的特征.正是这两个特征使得管理载体可以涵盖学校的各个方面,并且表现出特有的持久性.以管理为载体进行爱心教育,就是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把所提倡的爱心、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工作之中,达到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目的.目前,各高校要充分发挥管理载体在爱心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和管理素养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管理工作承载必要的爱心教育信息,实现管理与爱心教育有机结合.二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爱心教育工作管理制度,把爱心教育的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并使之经常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管理过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科学、、规范地实施管理,为爱心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把爱心教育与教学和科研、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爱心教育普遍化、细致化、规范化,从而极大地提高爱心教育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