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54 浏览:43778

摘 要 :在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新的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严重的冲击着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笔者通过全面的分析高等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特点,旨在明确的提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发展思路,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质量.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体育人才;模式

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的重要来源与保障.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才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它关系着全国2亿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所以提高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1.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都是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只有少数的几所综合大学进行了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试教育虽然为社会培养了许多的专业人才,但是应试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弊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各高校应结合社会现实,制定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模式,未设会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2.体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课程体制的设置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同样如此,据调查显示,各类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没有灵活性,教学内容不新颖,没有特点,教师的体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有的还出现滞后、 不实用的现象.

3.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市场经济以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教学内容上的改进,但是仍有许多高等院校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不尽合理.比如:有的体育学院只注重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体育卫生与健康知识的传授;又比如,有的院校虽然设置了多种类型的体育教学内容,但因为师资和场地的限制,许多课程成为了空头支票,而实际运行的几门课程是非常有限的.

4.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实行下去.一方面,是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尽合理,以致在实际运用当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另一方面,是学生不了解课程,对体育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不能很好的配合.

5.体育生的自身素质的影响.现今许多高校的学生都存在着逃课现象,据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的课程不重要,对将来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上大学只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

三、体育教育模式的改进

1.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课程的设置同样需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以上几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规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即:宽口径、厚基础.各类体育高校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适当调整与修订体育课程的设置.做到以上两方面,我相信体育课程的设置会较以前来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具备长远性.


2.体育教学内容的改进.大学体育教育内容的设置要更加注意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喜欢程度.因为学科的实用价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致将来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而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教师和学校是主要角色的扮演者.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和学校要认真研究社会形势和学生的各方面条件,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

3.体育教学目标的改进.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专业的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实际需要为主要目标.大学体育教育要注重基础的宽厚和教育的现代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之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新型的体育教育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4.提高高校体育生的自身素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白学校设置此类课程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对自身以及未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校体育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有高校体育学生自身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快地融入其中,并且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除了以上的几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还有许多要注意的.要想真正有效的提高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人才的质量,离不开学校、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只有社会各界合理的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