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E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06 浏览:20575

摘 要 STSE(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此我们通过对STSE教育科学内涵的探讨,分析它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提出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习题设计三个方面渗透STSE教育思想.

关 键 词高中化学教学 STSE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SE(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 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化学教育作为理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联系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2003年4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在阐述高中化学课程意义时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生应在学习中认识到化学在促进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STSE教育的理念,革新化学教学思路,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策略.


1.STSE教育的科学内涵

STSE教育由STS教育发展而来,STS教育(即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简称)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种针对美国科技教育危机和20 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变化及产生的环境、社会问题等负面影响而发起的科学教育改革.STS教育不仅强调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生将学校情境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通过技术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真实的社会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和运用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成为社会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公民环境素养的培养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1 9 9 5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了STSE教育观念.随后许多国家在制订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时将STS教育进一步拓展为STSE教育.1997年, 加拿大出台了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纲要—《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它的制订代表着一种新的STS科学教育范型的建立,即旨在通过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STSE) 教育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我们都知道学习不能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但目前学校中所教授的科学知识却大多在远离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呈现,STSE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将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倡导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等紧密结合,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关心社会发展,激发学习兴趣,能够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学会衡量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实和价值之间复杂的关系,正确判断科技与人类社会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行动.

2.STSE教育理念在化学新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在全国持续推进,新课改确立了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的中心位置.可以看出,新课改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与STSE教育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强调接受式学习,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理论死记硬背,而对于化学实验技能往往机械训练,无法将化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社会大背景中.新课改提倡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这正与STSE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STSE教育倡导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而不是仅仅直接记忆这些知识,并且教师应当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怎样与他们在社会上使用的技术联系起来.

另外,随着新课改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强偏重理论性、系统性,强调化学学科基本知识框架的建构,难以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并且传统的化学学习往往脱离真实的社会情境而独立存在.基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加强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策略

3.1 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STSE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中渗透STSE教育,不是指摒弃现有的化学知识体系,单独实施STSE教育,而是以现有化学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在空间上打通学校与社会,环境以及前沿科学间的阻隔,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联系,重视化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实际应用,将化学知识的学习置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选好STSE内容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利用STSE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背景,从听觉、视觉多角度刺激学生感官,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与热点问题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学会通过科学和技术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2 课外活动中渗透STSE教育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实施STSE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因其开展场地灵活,主题多样,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应该让学生走入广阔的世界中参加各类体验性活动,获得感性经验,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类课外活动,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运用到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促进了化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课堂教学来讲,课外活动的开展方式丰富多样,在课外活动中渗透STSE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完备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对STSE教育理念的全面认知,同时在进行活动时,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观察和探究,应当在事前告知学生活动的预期,要将评估标准清楚地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预期目标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