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版电视剧《西游记》的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08 浏览:19156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央视女导演杨洁拍摄了第一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内地观众喜闻乐见的版本.在刚刚过去的三年中,内地一下子又冒出了两部新版《西游记》:2010年初,程力栋导演的浙江版《西游记》在春节期间开播;2012年初,张纪中执导的最新版本《西游记》又抢占荧屏.三个版本横跨30年,改编思路也不断嬗变.

我有幸看过这三个版本的《西游记》(当然杨洁版是一集不落,后两部则基本是浮光掠影的浏览),对其从内容到形式多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此道出,算是没有白看.

任何艺术作品要想成为精品必须经过精心打造,“急就章”难有生命力.

杨洁导演拍摄的第一版《西游记》虽说早已到了“而立之年”,但今天依然活跃在银屏上,成为大人孩子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经典.原因固然在于其内容上完全忠实于原著、人物造型精美、演员演艺精湛,我以为更在于其精心制作和细心打磨.杨洁版的《西游记》总共不过25集,但拍摄制作却花费了漫长的6年时间.为了拍摄这部作品,选取最佳景点,摄制组跨越千山万水几乎走遍了名山大川.所以这部作品甫一面世便好评如潮.其实,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哪怕是一幅画、一首诗、一篇短文,欲求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创作者就必须毫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通过反复锻造打磨使之成为精品.贾岛诗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无不证明了古语所谓的“慢工出细活”的正确性.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的成功无不来自于精心打造,粗制滥造注定缺乏生命力.

艺术作品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踏出一条新路来.

杨洁版《西游记》大获观众好评后,2010年程力栋导演的浙江版《西游记》和2012年张纪中执导的新版《西游记》又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两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下自己的一片天空,正在于其不拘泥于原著,敢于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像浙江版强调佛性,剧情较小说作了重大改动,每段故事讲一个佛家禅理;张纪中版则强调人性,故事未脱原著,但细节和枝节丰富了许多,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这些都是吸引观众、抢占艺术市场的得力因素.其实,纵观我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之前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像宋词之于唐诗,元曲之于宋词,无不是一种艺术上的更新.再从内容上看,经典杂剧《西厢记》其实也正是唐传奇《会真记》的翻版,但今天欣赏《西厢记》的人又有多少还知道有一部《会真记》?可见,创新才会让我们的作品立足于艺术之林.


翻拍经典必须创新,但过于当代化、充满无厘头色彩则是对经典的戏弄.

观众注意到,杨洁版《西游记》限于篇幅,跳跃叙事,剧情更像电影,而新版《西游记》则回归电视剧“嗦”的本色,对人物心理细加摹写,不厌其烦,而且充满当代色彩.在新版《西游记》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该剧的编剧似乎受港片影响极深,在桥段和台词的设置上经常显出当代化和无厘头倾向,甚至带有几分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的色彩.这也是新版《西游记》最受观众争议的地方.我以为翻拍经典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应当有一条底线――就是对原著的尊重.为了提升电视剧的收视率而刻意添加带有无厘头色彩或低级庸俗的枝节,甚至对原著进行曲解和篡改,实在是对名著的一种不尊重,甚至是一种戏弄.这样的翻拍,只能让观众(尤其是未读过原著的孩子们)误解了原著,客观上造成了对经典名著的歪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尊重原著,敬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唯收视率和市场效益怎么写作,这应当成为改编和翻拍名著的影视编导们恪守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