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80 浏览:44850

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局限,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古文,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密度和高度的目的.新课标对人文素养是这样定义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 让传统文化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相辅相成.

身为一名具有教学新理念的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人文素养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

每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老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 专注传统文化加大学习的深度

引用古语中的一句名言:“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的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 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升华人文素养

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

言而简之,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