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43 浏览:28670

摘 要:对水路运输进行了简要阐释.

关 键 词:水路运输;特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6801

1概述

人类发展水运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从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4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中国发展水运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多公里,天然河流5800多条,总长430000多公里,有大小湖泊900多个.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兼有大陆和海洋特征的广袤的国土上,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发展水运.据记载,在新石器时代,独木舟和排筏在天然河道上就广泛使用,商代即已出现帆船.

春秋吴国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胥溪,全长约100公里.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始于春秋吴国,后经历代特别是隋、元两代大规模开凿,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长达1794公里.8~9世纪,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12世纪初,我国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导航.15世纪初至30年代,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经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纪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尤其是1840年战争开始的帝国主义入侵后,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水运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并正已较高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

2水路运输特点、分类、优缺点

2.1水路运输特点

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能力大,成本低,生产率高,能耗少,投资省.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一些国家的内河货运密度比铁路高2至3倍;水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为铁路的1/8至1/4;内河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铁路高50%以上,而海运比铁路高数倍;内河内燃机推船油耗量为铁路机车的60%左右;内河每千吨公里所占用的固定资产约为铁路的1/3.中国水路运输,尤其是海运,在运载能力、成本、生产率、能耗、投资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都优于其他运输方式.但是水路运输也有弱点:速度慢,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机动灵活性差等.

2.2水路运输分类

水路运输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贸易种类,水路运输可分为外贸运输和内贸运输.外贸运输系指本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内贸运输系指本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运输.按航行区域,水路运输可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和湖泊(包括水库)运输.远洋运输系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即国际间的运输,通常以外贸运输居多;沿海运输系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通常以内贸运输为主;内河运输系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按运输对象,水路运输可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有单一客运(包括旅游)和客货兼运之分(见水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按货类分有散货运输和杂货运输两类,前者系指无包装的大宗货物如石油、煤炭、矿砂等的运输(有时散货运输是专指干散货如煤炭、矿砂等的运输);后者系指批量小、件数多或较零星的货物运输.按运输工具,水路运输可分为船舶运输和排筏运输(包括木排和竹排).按船舶营运组织形式,水路运输可分为定期船运输(见班轮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定期船运输是选配适合具体营运条件的船舶,在规定航线上,定期停靠若干固定港口的运输;不定期船运输系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定的航线,而是按照运输任务或按租船合同所组织的运输.定期船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两种营运组织形式是相辅相成的.

2.3水路运输具有下列的优缺点

(1)水路运输具有下列的优点.

①水运主要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进行.水上航道四通八达,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而且投资省.

②水上运输可以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实现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因此,水运的主要特点是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③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2)水路运输的缺点.

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

②对综合运输的依赖性较大.河流与海洋的地理分布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

3水路运输的基本设施

水路运输的基本设施包括船舶、港口和航道.

(1)船舶:船舶是水路运输的主要工具.据1984年7月1日劳氏船级社统计,100总吨以上的海运商船全世界共有76000多艘,41800多万总吨,68300多万载重吨.内河运输船舶数以千万吨计.运输船舶按运输种类可分为客船(包括客货船)、杂货船、液货船(包括油船、液化气船等)、散货船、兼用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冷藏船、多用途船、自卸船、重件运输船等;按有无自航能力可分为机动船(货船、拖船、推船等)和非机动船(驳船);按动力装置可分为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和核动力船等;按推进装置可分为螺旋桨船、喷水船、水翼船、气垫船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运输船舶的船舶性能、动力装置、推进方式、船舶设备、船舶自动化、通信导航、打捞救助、船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更新,取得很大的发展.

(2)港口:港口是水路运输中船舶停泊、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的枢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用于国际贸易的港口有2000多个,其中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约200个,1000万吨以上的有80多个,5000万吨以上的有14个.荷兰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2亿多吨;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港口码头有专用码头和通用码头之分.专用码头系指用于装卸单一货种如石油、煤炭、矿砂、集装箱等的码头;通用码头系指用于装卸几种货物的码头,一般以杂货居多.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一些国家还建有专用的客运码头.各国在新建或改建港口时,都很重视港口的合理规划,从近期和远期的客流、货流分析,确定港口的总体布置,包括进港航道、港池、泊位、锚地、防波堤等的布置.设计码头时,应着重注意装卸工艺、装卸机械、仓库堆场、集运疏运、防止污染等问题.

(3)航道:航道是水路运输的基础.全世界内河通航里程约50万公里,一些航运发达国家较早进行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统筹考虑航运、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大力整治航道并使之渠化(见渠化工程),重视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制定分期实施的长远规划.中国内河航道里程近11万公里,近年来制定了主要通航河流的近期和远期航道规划,进行了有计划的治理,以提高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为适应海洋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各国对海港的进港航道和港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疏浚和拓宽工程.

(4)经营管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水路运输以计划经济为主,实行计划运输、合理运输和负责运输的原则.水运企业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允许集体和个体运输企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航道和港口大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控制,航运和装卸企业以私营居多.在水运经济和管理工作中,航运发达国家对于航运调度、计划编制、财务会计、业务统计、科学技术情报资料的整理和检索等方面,都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也在水运经营管理工作中,在航运和港口中应用电子计算机.


4水路运输的组成及其技术设备

水路运输的主要对象是旅客和货物,而为了输送他们就需要有船舶和港口.现代港口是水陆运输工具的汇集点,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它所担负的工作就更为繁杂.在一般情况下,港口所在地的规划建设部门要统一研究附近海、河岸线的充分与合理使用,由航务工程部门负责港区码头的勘测设计和施工,而港口机械制造部门则对码头泊位进行“武装”,配备上各种先进的装卸机械,使来港车船能在最短时间里将货物卸下或装上,以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

为保证水上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许多部门密切协同,相互支援.如有船舶的燃料、淡水和生活物资的供应部门,通讯导航部门,业务写作技巧与理货公司,甚至还有发生海难后的救援打捞机构等等.所有上述各系统汇合起来才能组成完整的水运系统;而一般笼统扼要地讲,可以认为水上运输的组成主要是船和港.

水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设备包括:船舶(以及驳和舟、筏等)、航道、港口及通讯、导航等设施.

港口是水运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船舶的装卸、补给、修理工作和船员的修整等都要在港口进行.因此,可以说港口是水运工作的关键所在.不论河港或海港,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船舶进行装卸搬运工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