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0 浏览:7731

摘 要:首先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方法及应用原则;然后,基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竞争力、利用效率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几个维度,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了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与步骤.

关 键 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43-05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科技创新必须以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人才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本,已超越物质资本成为最具价值、最为稀缺的资源,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衡量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开展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是挖掘、利用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

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过程要体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需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本文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对现有的科技创新人才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对新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的内涵进行解释与界定,还将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概述

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定义与内涵,波特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人才因素量化的有机综合和高度凝集,其中,各类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因素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基于人才凝聚的观点,许多学者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所凝聚成的有机综合体.丁向阳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科技创新人才竞争的能力,具体是指区域以其所拥有的诸如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与影响区域对人才竞争的环境、政策、制度等因素进行系统整合而获得的力量[2];华才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地区等各类影响人才因素的能量化集合[3].

基于人才能力的观点,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与博弈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其可以理解为区域人才队伍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博弈和对抗中所显现的综合实力、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等总体能力[4].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配置的观点,一些学者指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特定区域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争夺能力,具体是指特定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配置能力,以及由这种配置能力所导致的极化效果.陆晓芳等人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要素的吸引力和市场争夺力[5];杨思信认为,区域吸引、利用人才,进而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可以很好地诠释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各方面的综合能力[6].

基于人才优势观点,戴志伟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个人或特定群体在人才竞争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7];林泽炎强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某一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表现出的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业务拓展的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开发,以及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所拥有的比较优势[8].

基于综合竞争观点,有学者指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不仅是一种相对竞争优势,也是一种人才配置能力.张厚和等人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应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不仅在静态意义而且要在动态意义上保持相关的能力[9].

基于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关界定,本文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各类影响因素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总体实力.总之,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因素能量化的高度凝聚与综合.

(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界定

1.科技人才的界定

目前,对科技人才的概念尚缺少统一的定量化的表述,但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定性描述.李京文曾指出,所谓的科技人才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推动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科技工作者.孙立等人提出了科技人才所必备的五个条件,即是否经过专门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是否具有某种专门学识、是否具有某种专长和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否能够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0].娄伟则从“四不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技人才应是从事科技活动并对其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有一定贡献的科技人员[11].根据不同专家对科技人才的描述,可以发现他们对科技人才的描述中有三点共性:一是有专门知识、技能;二是有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较强;三是有科研成果支撑,并在相关领域做出过一定的贡献.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一个动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科技人才是指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训练,长期从事科技活动,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2.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一般科技人才相比,具有五个不同的基本特征:

(1)从事科技活动的持续性来看,科技创新人才一般会长期地持续地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专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2)从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来看,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一是对相关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培训,需要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去做从事创造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期准备;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有一种为科技创新献身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包括个人兴趣、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投入.

(3)从取得创新性科技成果来看,科技创新人才比一般科技人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取得创新性科技成果是衡量科技创新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标准.

(4)从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来看,其科技创新成果不但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是否全面,不但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准.

(5)从宽博的知识体系、全面综合发展来看,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宽博的知识体系,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从事跨学科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科技创新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意识与工业理性的高度领悟和信息技术观与生物健康观的全面贯通.

综上可知,科技创新人才是指长期从事科技活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把握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根据现实需要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题,能对发现的课题开展独立的研究,并能够作出创新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的人.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含义与因素分析

《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对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比例、环境等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竞争过程表现出的综合实力,是各种人才因素的综合与凝聚.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本质是区域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等因素形成的有机综合及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既是对人才构成要素的比较,也是对其作用效果的比较.

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与人才竞争的本质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可表述为:由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科技创新人才质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科技创新人才成果、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等各种因素,在经济社会竞争与对抗中所表现的总体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技创新人才要素量化的有机综合与高度凝集.依据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涵义,可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和区域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1.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指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指标构成的,能够反映区域所拥有的科技创新人才总体数量与质量,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的存量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础与保障.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力度,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仅是充实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可以通过人才数量、人才结构等要素来反映.

2.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

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人才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取得的相应成果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直接体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的高低能够反映科技创新人才前期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也反映着科技创新人才潜在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创新能力.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整体效果来看,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活动实现科技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可以利用成果效益与扩散转化等因素来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

3.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主要是指区域的经济、社会、政策等外部环境对聚集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及其对其发展的影响.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发挥与集聚的环境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怎么写作水平、生活水平、工作条件和人才政策等.因而,可以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政策保障等因素来描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因素、多变量构成的内在关系复杂的综合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多层次特征的系统.它一方面要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运转,另一方面还要反映指标主体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它还要体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要素相关性和层次性,并揭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组合与堆积,而是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起来的能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特质的指标集.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指标集.其构建的原则是筛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依据,是正确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前提,并直接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结果.因此,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完备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包括专项指标、局部指标、综合指标、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的多层次的完整体系.换句话说,完备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确切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各个方面.既要反映竞争力某一方面的局部性指标,也要有评价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也表现在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特性,同时,要层次清楚,共同构成评价指标系统的有机整体.选择的指标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覆盖到各类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特性,如果有所遗漏,评价结论就有可能产生偏差.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可信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性就是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以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抓住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最本质、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独立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可以用多个指标来描述,但这些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的重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在可能造成信息重叠的诸多指标中,利用相关方法科学地剔除重复信息,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的独立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做到少而精,每项指标要内涵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可行性原则

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些评价指标虽然很合适,但基础数据无法得到,缺乏可操作性.把这样的指标选进评价指标体系,会给评价工作造成困难.

5.可比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比较选择的标准.为使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应保证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6.动态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能够反映出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发展的现状、潜力、以及发展趋势,并能适当的显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又要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与先进性,力求使得设置的每个指标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与未来取向.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筛选出能体现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特征的评价指标.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如下:

1.评价指标设置――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即对能够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总体特征的所有指标,可以不考虑条件的限制,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全面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总体特征,防止重要指标的遗漏.

2.评价指标选择――独立性分析

初选的评价指标较多,会造成指标间信息重叠严重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筛选或重组.通过独立性分析,将信息重复严重的相关指标进行整合,剔除不必要的指标,选用相互独立的指标,方能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较为合理.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聚类重组,筛选出具有严格独立意义的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决定――专家访谈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最终确立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培养、使用、流动情况的指标系统,并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定量了解、分析、监督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引导和鼓励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目前,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大多采用已有的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环境建设三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侧重于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效率评价,没有考虑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影响,而且没有考虑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指标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章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即对科技创新人才投入、产出和环境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的研究与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科技创新人才效率、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几个维度初步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方法,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多层次的筛选和调整,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关联度较大的指标做进一步的筛选,以避免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最后,建立内涵丰富又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三阶层框架结构,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设为目标层,下设要素层,每个要素层又由若干个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

图1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指标体系结构图

评价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衡量,本文依据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原则,以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为目标,以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利用效率,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几个维度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当前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构成的价值总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动态变化的量.科技创新人才存量竞争力又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结构3个二级要素进行表征.其中,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率、科技创新人才密度、科技创新人才增长率几个指标反映;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可以用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加以刻画;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学历指数、科技创新人才年龄指数、科技创新人才职称指数几个指标描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利用效率可通过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进行描述,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人均发明专利数、科技创新人才人均科技论文数、科技创新人才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三个指标进行刻画.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竞争力可以通过区域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3个二级要素进行描述.其中,经济环境可以通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两个个指标加以反映;可以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居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几个指标反映社会环境;可以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政府每年出台的相关人才政策数两个指标描述政策环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储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两个二级要素进行描述,而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可以利用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在校研究生数、35岁以下科技活动人员数进行刻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则可以用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增长率进行表征.具体指标体系设置与构成见表1.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由4个要素层、9个一级指标层,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现有研究仅从科技创新人才利用效率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的局限性,而且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独立性较强,指标的内涵较为明确,指标值的量化分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奠定了基础.

表1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利用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各指标对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的作用各不相同.为了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必须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合理的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各评价指标权重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指标的权重是评价过程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与客观度量的反映.指标间的权重差异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原因造成:

1.不同的评价者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反映各个评价者的主观差异;

2.不同的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反映不同指标间的客观差异;

3.不同指标的可靠程度不同,反映不同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不同.

因此,我们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目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的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咨询的经验判断法.而且,目前指标权重的确定基本上已由个人经验决策转向专家集体决策,主观决策转向主客观相结合决策,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学者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分析更具有逻辑性,再加上有严密的数学处理,可信度较大,而且体现主观分析与客观计算相结合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该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方法体系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变形方法.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和步骤如下:

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中间层准则层和最低层指标层的形式排列,如图2.

图2AHP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目标层次结构建立后,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这样对于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可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中的值应满足条件:

,,

检测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等,Bn有关系,则构造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表2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其中,aij是相对Ak而言,Bj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用1~9标度法表示,各级标度的含义见表2.通常aij取1,2,3,等,9及它们的倒数.

表3标度1-9的含义

3.计算权重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2)计算Mi的n次方根w:

(3)对向量(n为矩阵的阶数),做正规化处理:

,则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其中(AW)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上式中:

即:.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当CI等于0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2)为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CI与平均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查同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3)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A具有完全一致性;当时,A具有满意一致性;据此计算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wi是可以接受的;当时,A具有非满意一致性,则应予调整或舍弃不用.


4]江苏省人事厅课题组.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是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J].中国人才,2002,(9):44-46.

[5]陆晓芳,王川,赵树宽.人才要素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82-83.

[6]杨思信.甘肃省人才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1):48-50.

[7]戴志伟.宁波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483):189-190.

[8]林泽炎.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四大举措[J].人才资源开发,2005,(1):8-12.

[9]张厚和,方培华,孙伟,等.苏州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5-129.

[10]孙立,张秀青.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科技人才[J].政法论丛,1999,(5):55-58.

[11]娄伟.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6):139-143.[责任编辑张宇霞]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