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对互联网金融的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11 浏览:14397

摘 要: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运作过程中信息非对称的途径,为建立合理的监管框架、设计成熟的行业标准作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在当代经济中,金融对于资源配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当其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加强对创新支柱型产业、环保产业、小微企业、“三农”以及贴近民生领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改革的关键.

然而,由于我国银行业多年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对于中小企业的歧视以及审批过程的繁杂、时间拖延等问题,这些领域的企业往往在正规信贷市场上被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挤出,只能诉诸于小额信贷和民间借贷这样的外源融资渠道;而伴随着消费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第三方支付与小额借贷结合起来的,正是眼下“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P2P”公司.

金融本来就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而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风险又增加了很多:行业内部的盲目扩张、产品和怎么写作缺乏创新、以竞争为主要手段、风险控制不透明、监管缺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二、如何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是关键

当前我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运作企业比较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集中于以电商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互联网金融怎么写作平台以及P2P领域.总体而言,这三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大大提升了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灵活性.然而,不论是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抑或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形式,信息对称是市场实现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条件之一.审视我国互联网金融解决线上交易过程信息非对称问题的样板,可以发现,专业化信息交易市场的缺失,使得我国线上金融模式的运作效率大打折扣.

1.逆向选择

阿克洛夫(Akerlof)在次品市场模型中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信息对称是市场实现有效率交易的基本条件之一,信息非对称会导致所谓的诸如“次品车”、“劣币驱逐良币”等市场失灵问题.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准银行业务”的范式,相较于已经成熟的商业银行标准化信贷合约模式,该市场失灵根源于2“P”之间的信息非对称:首先,资金的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资金的贷款方对借款方的资质和属性并不了解.道德风险的存在,又阻碍了信息在市场参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不通畅的恶果就是市场运行不良;其次,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看,“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其积极的外部效应使得该市场容易产生“搭便车”和“次品市场”现象,最终交易市场上流通的信息可信性下降.

2.道德风险

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道德风险,因此对贷款进行有效的事后监控同样重要.而这一过程往往会产生激励问题和委托写作技巧成本问题.P2P信贷合约属于单一委托写作技巧关系,而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属于双重委托写作技巧关系,在存款人和金融相似度检测之间、金融相似度检测和贷款人之间存在着监控和激励的成本.根据戴蒙德(Diamond,1984)的受托监控模型,即使考虑了双重写作技巧成本问题,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传统信贷模式仍然具有信息监控的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总监督成本.很难想象P2P除了技术优势之外能在成本和风控方面优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


三、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途径

在发达国家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可以诉诸于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易市场,通过完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体系提升信息市场的透明度.

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专业化、商业化的信用调查机构非常少且品牌信誉度不佳,央行征信局虽拥有一些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尚未实现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在这样的条件下,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很难诉诸线上渠道.实务中,中国的P2P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的主流方式是“线上基本资料认证+线下信用调查+线上或线下信用担保”.此外,近前不少P2P公司的倒闭,与其资金实力不足、技术条件不过关、营销能力欠佳、风控水平不高等密切相关.

不同于P2P,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巨头――阿里金融集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来处理信息非对称事件的解决方案.阿里金融平台能够对借款人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优化体系降低坏账率,对商业银行不愿意接手的小额信贷业务实现了高效率的处理.但是,阿里金融模式的覆盖面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可以将银行、政府体系内的征信系统与阿里金融这些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实现整个社会征信信息的互联网共享,那么信息非对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和“金融化”,在宏观上互联网金融与政府提出的“存量调整”有重大关联,通过进一步疏导存量资金,将资金传输到最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易平台,平台的运作效率取决于信息的质量,信息非对称导致的风险积聚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因此,在完善社会中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体系、构建合理的监管框架、设计成熟的行业标准这些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