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的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44 浏览:154671

摘 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各中职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探讨了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可供借鉴.

关 键 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反馈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了我国各大中职学校最热门的学科之一,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而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环节薄弱等,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降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入手,寻找一种适合于老师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式,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脱离

长期的教学研究表明,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活动中,基本上都是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去组织编写的,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开展的例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信息传送等一些原理.而实际生活中则是以TCP/IP网络协议作为工业标准的,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也是TCP/IP协议标准,这样就出现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脱离,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脱离实际的空洞感,严重了甚至会导致学习兴趣的缺失.

1.2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不科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落后,学生需要的是更大的信息量,更全面的感官刺激和更直接的知识呈现,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网络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来说,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感知网络、了解网络、组建网络、配置网络和管理网络才是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对学生形成全方位地刺激,将课堂巧妙地变成网络体验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3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1)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传统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形式松散,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的局限性.目前高等院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学创新进方法

经过多年在教学一线上的实践,笔者设计并总结了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方法,即“四步教学法”,这四步分别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运用多模式、多手段组织教学;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采用新型教学反馈方式.这四个步骤看似是顺序结构实际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四个步骤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灵活运用这四步法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问题,收效明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良好.

2.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在教学中我发现,提出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因为问题往往伴随着思考.学生在上课伊始如果被问及一个既与课堂内容相关又和生活实际联系的问题就会迅速调动他们的大脑,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在头脑中搜寻与本课程有关的信息储备时就自动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并且还会带着疑惑去听讲,从而实现更高效地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2.2 运用多手段、多模式组织教学

2.2.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所学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理论和概念较多,从学生角度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要听懂都不是很容易,更不要说学精并且融会贯通了,学习过后往往是略知一二,更深入的知识内容就不是很清楚了.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多样化.多样的学习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习惯性疲劳,又能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中许许多多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

2.2.2 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丰富的手段固然可以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必须配合有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1)专题驱动法

所谓专题,就是指对书本知识进行整理、更新和补充后所形成的新的“章节”.专题驱动的优点就在于不拘泥于章节的限制,而是将相关内容融合为一个专题,经过知识的重组、更新和补充,配合上多样的教学手段,令学生耳目一新.例如:网络的组建、网络安全与防范、网络应用现状与未来等专题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内容丰富新颖,授课形式多样,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在实际的授课中,有的学生在学习过这些专题后甚至主动自学感兴趣的部分,许多学生还自发地展开了讨论,以点带面,催化了整个教学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使教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2)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更获得了成就感,这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可以进一步激发求知欲,逐渐地形成“认识——求解——验证”的感知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3 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实验环节是计算机网络课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因为实验即意味着学生动手实践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动手能力的综合性环节,而实验又会涉及到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以及教学课时的占据,所以许多高职教师都对实验课是又爱又恨,于是实验课逐渐走向一个尴尬的境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创新出了一套“以虚带实”的实践课流程,目的是既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又尽可能的将财物投入和时间投入降到最低.

2.4 采用新型教学反馈方式

教学相长,教与学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不能脱离一方面单独强调另一方面的作用.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获得教学反馈是有效组织教学、提升教学双方效率的好方法.在获取反馈时我们采取的往往是较为传统的手段,比如:作业和考试,这些手段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占次要地位,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走,也就没有良好有效的反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创新并总结了一些新型的反馈和方式

(1)用“问卷”补充“试卷”

设计合理科学的学科问卷,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疑惑和建议.问卷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了试卷和作业在反馈环节上所欠缺的互动性.

(2)用“调研报告”补充“日常作业”

作为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但是作业的效果和作用恐怕并没有那么明显.原因大致总结为两点:①作业题目缺少创新和实用性,往往是书本知识的重复,只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②作业题目缺少趣味性,学生做作业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任务,没有融入个人的情感.对于作业的尴尬处境,需要变通才会有收效.组织学生做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是我实践得来的经验.

(3)通过即时聊天软件或者论坛网站,加强师生沟通

这一创意正是“用网络学网络”的具体实现,通过使用学生熟悉的即时聊天软件和网络论坛等形式,消除隔阂,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将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延伸.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学校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和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为学校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