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理的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300 浏览:46420

摘 要:随着社会高度进步,经济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化的企业经营活动,大量的经济业务已经无法在现有财务报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由于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要素的缺陷和不足也都暴露出来,影响了会计确认,也制约了财与会计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关 键 词 :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D4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38-01

一、 相关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基本分类,也是指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的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确认指会计数据进入系统时确定如何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

二、会计要素理论与会计确认的关系

(一)会计要素的定义的局限性

会计要素的定义实质上是对会计确认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而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个小类的逻辑方法,或把一类事物分为若干个小类的逻辑方法.概念划分――应遵循四个规则(同样适用于会计对象的概念划分――会计要素的设置和定义):(1)划分应当是相应相称的,即划分的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外延;(2)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是互不相容的;(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划分标准进行;(4)划分应当按层次进行,不应跳跃划分.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八十四条规定了收入的定义和确认原则.所谓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这一收入是狭义的收入,不包括得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是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还有第九十九条规定了费用和成本的定义与总体核算要求.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一费用定义也是狭义的,不包括损失(出费用和与所有者权益有关以外由于非经营性活动和偶然性的经济事项所导致的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一百零六条对利润的定义、构成进行了规定.所谓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他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局限性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既然会计要素的概念源于对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研究,它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产品,也就是财务报表内容的分类.但是,许多事项由于确认会计信息系统内在的原因还不能或难以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因此,会计要素的总体部能完整地反映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的全貌,它未能涵盖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那一部分.除此以外,由于任何一个项目只有经过确认和计量才能进入财务报表,而传统会计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符合某一个要素的定义,如果用上述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对某个事项进行确认,必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判断之中,而且也违背了会计信息生成的逻辑顺序.我国的会计要素虽然是对会计对象这一个独立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客体的全部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解决了会计要素不能涵盖资金运动全部内容的问题,但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具体要素进行定义时,又把要素的定义与对这些要素的确认、计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会计要素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及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要素暴露出其不足和缺陷,影响了会计确认,也制约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由于定义会计要素的主要目的是知道会计确认,因此研究会计要素就有必要对“确认”进行系统研究,否则,研究结果就会失去应用价值,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当前的理论文献关于“确认”一词的含义一般都采用FASB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确认的界定.在该公告中,确认被认为“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录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字表述一个项目,其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数中,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而且要记录其随后的变动,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该公告还提出确认的四项基本标准,即(1)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要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被可靠地计量;(3)相关性:因所确认的项目所生成的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影响;(4)可靠性:即所确认的项目及其列报必须是真实的,可验证的及中立的.

从具体运行程序上来看,第一,我们应分清确认具体有几个步骤.在会计确认中,确认应分为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第二,我们应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及其目的.初始确认是对某一项目和某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比如说,记作资产或负债,收入或费用等.再确认则是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进行筛选、浓缩,最终列示在财务报告中.第三,初始确认作用于会计信息系统输入环节,其作用是从一个主体资金运动所产生的无限数据,从而将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原始数据变成信息系统的输入数据,其所面临的是客观存在的会计对象,与初始确认相关要素概念应该是“会计要素”.

以上是基于现有理论而对确认的认识,但现有理论对确认的界定有很大不足,但现有理论对确认的界定有很大不足,它的提出是为了直接用于指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它将确认限定在财务报表影响范围之内,将财务报表之外的信息的挑选、归类和整理过程排除在确认活动之外,从其规定的确认标准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四、对于会计确认我们采取的措施

对于会计确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阐明其作为会计对象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而不需要将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要求强加于上,因此其应该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第二,再确认则作用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环节,主要解决应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哪些会计核算指标,确认已记录和储存在会计账簿中的会计数据应列示在哪一财务报表中,具体应列入哪一项目等问题.第三,与再确认相关的要素概念应是“财务报表要素”.第四,作为指导再确认的财务报表要素,其经济意义上的特征与“会计要素”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它的范围要比“会计要素”窄一些.第五,对其具体要素的定义应该明确、具体,以便于理解和操作.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将面临会计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能否适应发展的会计环境,成了企业兴盛繁荣的关键.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就是对旧的会计体制的重大冲击,这个时候,企业能否调整自己,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跟上时代步伐至关重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发展而变化,因此我们应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重视教育培训,加强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训,把握和谐会计环境体系的本质,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用发展可持续眼光看待会计确认的方法,在未来几年内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国内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五、结论

众所周之,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越来越复杂,大量的经济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从财务会计发展的观点看,似应扩大目前关于会计确认的内涵,将财务报表之外的一些信息揭示也纳入确认范围.除此之外,其他财务资料的量化过程也应该予以确认,当然,对报表外事项的确认,其标准要作相应的调整.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对推动“会计确认”概念及其标准的改革、弥补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不足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