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南地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178 浏览:8614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西南地区推到双边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突出了中国西南特殊的沿边区位、沿海区位、沿江区位和地缘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目前它们一半出口货物都是流向周边的东盟各国.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了31.7%,达到547.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中国―东盟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5.8%上升到2002年的8.8%,2004年已达到11%,2004年双边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美元.2003年比上年增长了40%,而2004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目前,东盟已连续16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孕育的商机难以估量,这无疑为与东盟地缘接近、经济关系密切的中国西南省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新 机 遇

首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有利于西南地区对外直接投资.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正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计,中国企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并将在未来几年里迅速扩大它们在海外的经营规模.作为中国近邻的东盟国家无疑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市场之一.而西南地区在产业结构和资源方面与东盟国家有着较大的互补性,在不少产业都有优势,这就为西南地区的企业在东盟投资奠定了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西南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包括“投资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这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加快投资的发展,也简化了投资的程序,降低了投资的壁垒,从而进一步推进投资的自由化.

其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有利于西南地区吸收更多的外资.

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东盟国家就已经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外资来源.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西南地区对引进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将会更高,投资政策更优惠,市场准入条件也将大为降低,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东盟国家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投资成本将大幅下降,利润随之提高.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内自由、对外排斥”的排它性特征使东盟国家的投资者在中国西南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们更愿意对中国西南地区展开投资.此外,由于中国东部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而西南市场的潜力巨大,土地、劳力较东部便宜,竞争又不太激烈,因此东盟国家会更乐意来中国的西南地区投资.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后,及地方政府对西部的开放和发展给予了较大的物质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了各种引资优惠政策.前不久国家主席与贵州群众过年时,再次强调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从长远来看,在西南地区投资的回报率将大于东部地区.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刺激外资流向西南地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60多家企业已经在西南地区投资.

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出口、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对西南地区而言,东盟国家是它们的主要出口市场,而且增长势头强劲.东盟是重庆和云南的第一大经贸伙伴.2000年,仅越南和印尼两个市场就占重庆出口总额的38.86%.2001年,重庆外贸出口11亿美元,对东盟10国的贸易出口就超过5亿美元.2001年,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为7.1亿美元,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35.6 %,2004年,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超过了10亿美元,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38%.在云南的对外贸易伙伴中,贸易额排在前3名的国家中有2个是东盟国家.广西同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也很密切,2000年和2001年广西对东盟的进出口额分别占广西同年进出口总额21.7%和23.44%.2003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已超过6.27亿元,东盟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8月,东盟与广西的贸易额近6亿美元,创下了自1995年以来的新高.2002年,四川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为3.45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2.7%.在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西南地区也与东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云南95%以上的对外经济技术承包工程业务分布在东盟国家.而重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所分布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中,营业额在100万以上的8个国家里就包括了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多个东盟国家,其中营业额最高的为印尼.四川省全面启动了“东南亚战略”,要求2004年全省对东南亚的商品出口、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总量比2001年翻一番,省内各市要培育1个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点县,促进20家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办厂,200家企业与东南亚开展经贸活动.按照《框架协议》的规定,自由贸易区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完成第一批关税废除计划,其余90%的贸易项目的关税削减谈判也在2004年结束.由于商品关税的下降或免除,政府用于征收关税的有关费用支出也随之减少,进口商品随之降低,从而刺激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中国西南地区对东盟具有吸引力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如机械、汽车、机电产品、日用百货、建材、有色金属制品、食品、纺织服装、摩托车、通讯器材、医药、、酒精饮料的出口量将大幅增加.东盟具有垄断优势产品,如棕榈油、橡胶、大米、热带水果,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木材、石油、五矿化工等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出口也将大幅增长.根据GTAP模型测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关税降低将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增长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额将增长48%.由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增幅还会超过这一比例.另外,怎么写作贸易自由化措施也将大力促进西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未来自由贸易区内,西南地区与东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在资源与产业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这使得双方之间能够形成产业上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结合来发展和提升国内的产业层次,为产业协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中国和东盟同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同构性和商品的雷同性较大,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这种相似性导致了较大的竞争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进一步加剧竞争.竞争一方面会推动企业努力提高竞争力,如降低、提高产品质量和怎么写作质量以及树立品牌等.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优胜劣汰,促进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的产业分工,从而优化该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和出口结构,扩大规模经济效益.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在某些产业上具有共同利益,如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的发展等.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加强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这些产业.

第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发展地缘经济.

东盟国家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他们多与中国西南民族同根同源,关系密切,生活习俗相近,风土人情相通.西南地区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多国毗邻,是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通道.云南地处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相邻,是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在长达4061公里的边界线上,有国家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9个.中国内陆省区经云南通往东盟国家的陆上运输通道比经海上通道平均可缩短运距3000公里以上,降低运输成本40―60%,兼有快捷和低成本的多重竞争优势.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中国政府出资500万美元的上湄公河航道清障工程已经开工.广西目前已建成出海、出边大通道,形成了与东盟国家的立体交通网络.到2003年底,广西已建成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有10条公路与越南相通,友谊关距河内180公里.铁路直达沿海港口,并与泛亚铁路相连接,南宁至河内铁路运距仅418公里.沿海港口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正在建设吞吐能力为1亿吨的现代化大型组合港.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交通便利,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突出了地缘经济的优势作用.这种作用除了可以降低双方经贸合作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外,还导致双方的需求偏好相似,互为市场,从而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催化剂.

新 挑 战

首先,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同构化和产品雷同性较大,加剧了市场竞争.

东盟和西南地区都是发展中区域,都有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以发展区域经济的需求.双方均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的比重较大.双方存在着一些竞争性很强的产品,如纺织品、成衣、鞋类、加工食品、电子产品等.因此,如何安排“敏感产品”的开放,如何保护弱势产品是使双方达到互利互惠的关键,也是西南地区在发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时所面临的新挑战

其次,中国西南地区的企业在东盟市场上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东盟除了与中国共建自由贸易区外,还分别与日本、韩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即建立了三个(10+1),最终形成东亚经济共同体(10+3)的结构,从而形成更大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从竞争层面来看,任何国家的市场都少有空白点.以电视机、摩托车为例,中国产品要打入东盟市场,实际上面临的是与日、韩产品的直接竞争.面对有数十年市场经验和大量市场份额的对手,国内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而西南地区的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的特点,多数企业属于初级产品加工工业体系,出口产品大多为农副产品、百货、小机电产品、工业原材料或半成品,其附加值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极弱.二是西南地区的企业在东盟市场上还面临着与国内发达省区市的竞争.虽然西南地区与东盟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然而从整体来看,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占全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仍然较小,与东部的外贸差距很大.2000年,广西、云南、重庆、四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都没超过0.6%.在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中,东部具有明显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内地省区)已成为我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区域和中坚力量.据海关统计,2004年上半年,9省区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达185.2亿美元,占全国对东盟贸易总额的38.7%.其中,对东盟出口60.9亿美元,增长24.2%,占全国出口额的32.9%;从东盟进口124.4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2.4%.而9省区对东盟贸易中,广东的贸易额为147.7亿美元,所占比重为79.8%,其次是福建,占10.6%,云南占3%,海南、贵州对东盟的贸易额仅为1.4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东盟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市场,但是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中,西南只占了较少的份额.在投资方面,西南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规模也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对中国大部分的投资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南吸取只占了较小的份额.

第三,关税降低将对西南地区的产业造成冲击.

按照《框架协议》的规定,自由贸易区从2004年开始逐步废除600项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完成第一批关税废除计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口商品重合度较高.因此,自贸区关税的降低不仅将加剧西南地区与东盟同类产业与商品的竞争,还将导致东盟具有优势的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冲击西南地区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例如,中泰关于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的零关税贸易就使中国南方的水果种植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西南地区的压力则更大,如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应有一定优势,但因加工技术与加工工艺水平跟不上,因此很难同山东、浙江、福建等省竞争.贵州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杨梅、猕猴桃、柿子、梨、桃、核桃等干鲜果品,因果品优质率太低,多数低于10%,因而难以参与东盟市场的竞争.

第四,西南地区的怎么写作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由于我国在金融、通讯和专业怎么写作等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西南地区更是相形见绌.因此,中国和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对这些行业的开放将对西南地区的怎么写作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第五,对政府角色转型的挑战.

在国内“东盟热”中,出现了政府部门“热谈东盟”,但对企业提供实质性怎么写作意识差的现象.西南地区的企业存在散、小、弱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政府应着重提供经济合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等怎么写作.政府要理顺相应的管理机制,并给予退税、贴息等扶持政策,对能够带动出口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要给予前期勘测、谈判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扩大政府投资,加强西南沿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采取政策激励手段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边境口岸进行产业转移,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为当地政府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应 对 策 略

首先应该分阶段达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期10年,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要避免急躁冒进,又要反对裹足不前.我们可以把这10年看作是一个长远规划,密切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进程.当前思考的重点是近期的或近两三年的规划.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发展和提升双边的经贸合作,如何找到新的共同点、切入点、支撑点和热点.这一切都需要加强研究和交往.

其次,分国别制定对策.

东盟的情况很复杂,各个国家既有统一的一面,同时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就经济而言,其基础、规模、结构、需求、能力(如支付能力)、机制、方式都不尽相同.这种共同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反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立过程中,以及双边的经贸交往中.我们应从西南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和提出对东盟、对不同国家的战略和措施,明确重点(包括重点国家和重点行业、领域),并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三,多层面全面推进.

其中包括:争取政府批准的政策或支持,西南各省区政府积极推出确定的行动计划、方案、政策和措施,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行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