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医保的尴尬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12 浏览:68533

江苏的徐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的,因为江苏的医保在北京不通用.老徐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北京,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有这样的政策.于是,为了不拖累儿子,老徐最终不得不回了江苏老家.


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44亿,全国参加医保的退休老人3761万.他们都遇到了类似老徐的尴尬.很多人本想和外地的儿女一起生活,但由于异地医保不互通的障碍,被迫独守“空巢”.

为何没有地方愿意接受退休老人医保转移

从江苏来北京之前,老徐在当地的医保部门咨询过,想把医保关系转出去.医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医保关系的转移有严格的名额限制,每年只有大约5%.转多了,医保基金就无法平衡了.

老徐想转出来的,是当年在江苏交的那部分社会统筹.退休老人异地医保难,难的是社会统筹转移.目前,我国医保制度是统账结合的,缴费资金分拆成两块,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职工交工资的2%,用人单位缴费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其中4%~5%计入社会统筹基金,1%~2%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门诊医疗和药品费用.

对于个人账户部分,各地的管理也不尽相同.个人账户基金可以转移使用,也可以退还本人.北京市的医保个人账户,具体使用由个人掌握,医保部门不进行干预.而不少地方要求提供门诊和医药的费用单据,实报实销.异地居住的老人报销门诊费用都有难度,还要在规定的时限将单据寄回当地,错过了时间也无法报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在全国各地,医保费用中退休老人比例约占30%左右.退休的老人越多,在医保支出中所占比例就越大.在职职工是往社会统筹中投钱,退休老人是从统筹中拿钱.一个出一个进,出于医保基金平衡的考虑,没有哪个地方愿意接受退休老人医保转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打个比方说,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能挣钱时,老人把钱都给了大儿子;而年老有病的时候,却要在小儿子家吃饭看病.我国的医保统筹制度与此类似.退休老人异地医保,到哪儿都是“白吃白喝”,谁也不欢迎.

地方经济差异阻碍异地医保

记者了解到,对于极少部分获得批准外出就医的病人,他们所能享受的医保报销比例也要比在当地医院看病低.河南省退休老人刘树远与当地医保部门多次交涉后,获准异地医保.但是,医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能在规定的两家医院看病,在其他医院不予报销.即使是定点医院,在北京医保目录但不在当地目录内的药品,也不予报销.医院治疗5万元之内可以报销,超过部分自付.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中心主任贾方红说,定点医院的收费水平不一,怎么写作水平不一,基本药品目录不一,也是导致医疗保障保险异地报销难的原因.

我国的社保系统是按省建立的,医保是地市级统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不平衡,各地缴费比例和支付水平不一,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贫困省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在缴费比例方面,银川市单位缴费为6%,个人为2%,北京市单位缴费为9%,个人为2%,两地人均医疗保险筹资额,银川市为700多元,北京达到1700多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克庆博士认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退休老人当地看病,钱是从左兜放到右兜,而跨地区转移像“把钱放在别人兜里”.如果实行医疗保险异地报销,就会把附着在制度之上的地方利益抹杀掉,这就使得很多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都不愿意接受医疗保险的异地转移和报销.

医保全国联网受到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干扰

不少人提出,退休老人异地医保的解决方案是,实行医保全国联网统筹.

韩克庆认为,单纯从技术手段看,实现医保全国联网,推进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理论上能够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思路往往受到地方垄断和部门利益的干扰.部分地区的社保基金用于投资,把资金转移到异地,转移的多了,影响当地的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教授认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情况千差万别,实行异地医保尚不现实.目前,我国主要是以县市级统筹为主,远没有实现全国的水平,甚至就连省级统筹都没有实现.每个统筹单位的政策不一,这就造成异地就医非常困难的现状.

长期从事社保研究的郑秉文认为,我国医保统筹层次低,是造成异地医保转移难的根本原因.不提高统筹层次,医保转移接轨就不能顺利实现.在目前,第一步是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为将来的全国联网医保奠定基础.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