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改作文需得法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377 浏览:43993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到作文修改时指出:“改与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作文修改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这些有意无意的疏漏或认识,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重视学生作文的数量,而轻视学生作文的质量;重视学生作文的结果,而轻视学生作文的过程;重视教师的精批细改,而轻视学生的自批自改.反映到学生身上,“修改作文”这一环节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没起到应达到的实效,表现为学生只看分数,不看评语,即使看了评语,也不知是什么意思;或是学生只知道拼命写文章,而不知道改文章,即使知道应该改文章,却不知如何改,就算知道修改,却不知道从修改过程中取得提高作文能力的效益.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往往会促使学生形成习作时的一种惰性――“写作文是我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往往由于教师在自己作文中的包揽代替而放弃自评自改.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呢?如何让学生不光愿意写作文,还能写出好的作文呢?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就此浅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是对自己的产品再加工的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经历了“认识――审视――提高的过程.在反复朗读自己作文的时候,学生把它与教师批改的范文、优秀课文进行反复比较,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词、句、段、篇中的不足.经过反复比较修改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会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再经过老师的评讲分析、同学间的交流探究,发现自己在作文中的一些毛病是能解决的,就有了把作文写好的信心.看到成功的作文从自己的手中“精雕细刻”而成,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对作文的兴趣油然而生.这种兴趣促动着学生对下次作文有了新的企盼.每次作文后教师制订的不同的阶段目标,又刺激着他向更高层次靠近.随着学生对作文认知的不断加深,对作文的恐惧感也会逐渐消除.在采用“小编辑部”互改作文后,体会到“作文小编辑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兴趣,而且也加深了对文章的整体认识”.当一篇篇成功的文章从学生手中诞生的时候,学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然会产生把文章写得更好的兴趣和愿望,只有在这种美好的愿望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方面才能不断螺旋上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修改作文,其实也是学生将多方面语文知识及能力应用在实践操作中的过程.在这一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就语言文字方面来说,学生要对字词句反复斟酌推敲,找出错字、错词、病句,接下来怎样遣词造句,怎样传情达意,怎样使用标点,都有了亲身实践的感性体会,渐渐养成了对自己一言一行负责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从把握整篇文章来说,学生在评判自己或他人文章写得好还是不好的时候,逐渐形成并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或评论文章的能力,文章语言是否流畅、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情节是否生动感人、顺序是否有条有理、布局谋篇是否得当,他们会以独到的儿童观去欣赏或批评,远远超于教师包办修改时的分数鉴定所起到的效果.此外,在修改过程中,学生还要朗读、交流,总之他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语文知识及听说读写能力来参与作文修改的过程,远远超过一堂阅读教学课给予学生的锻炼机会.在积极的参与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学生参与修改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探究是实实在在而不是走过场.此外,学生在这一实际操作过程中,逻辑、思维、想象、思辩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自改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修改作文提出明确要求:

1.有目标

针对学生的每次批改,教师应该制订不同的等级目标,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根据自己或他人作文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等级目标,达到了就是成功的修改,教师要予以肯定.同时教师还要采用激励手段,鼓励学生不断升级,对于修改能力特别强的,教师还可以继续制订更高的等级目标,满足他们“我还要更好”的.

2.有规矩

学生的修改不是信手涂鸦,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教师要为他们制订统一的批改符号,要求学生记住、掌握,并能使用.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让他们自行设计一些表示赞赏的符号,加小红花、苹果、大拇指等,不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让学生养成欣赏自己、赞赏他人的习惯.此外,修改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书写整洁、行款正确,切不可随意.

3.要求反复朗读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修改离不开反复的朗读.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人的改字佳话,如欧阳修追字,贾岛“推敲”等故事,激发学生在“读中改文”的积极性.学生在反复朗读作文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或他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不通顺,没有条理等,在反复朗读中去比较修改,审读文章,以达到“文从字顺”.

4.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作文批改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首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教师示范,指导修改方法

学生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选取一两篇典型的作文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示范修改.示范步骤要清晰,先朗读全文,弄清全文讲的是什么;接着与学生探索修改的方法,如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把长句子断成短句子,删去重复嗦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调整错乱的段落.哪些是重点应该详写、如何写建议性评语等,这些方法要在一次或几次示范修改中逐一渗透,遇上意思不明确的地方,还要让文章作者谈谈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再商量如何修改.这些示范使学生明确知道该如何去操作,修改后还要请原作者朗读全文,说说这样改有什么好处,自己受哪些启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此次作文修改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探究交流,共同提高

互评互改,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在修改过程中,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学生修改作文除了教师修改示范的修改方法外,典范性的课文及字典等工具书都可以作为修改的依据.同时,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交流的过程.学生可以自批自改,也可二人互改,还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修改.每个小组由作文层次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修改时,由一人宣读文章,其他人提出修改意见,并由宣讲人执笔在作文本上;也可每人负责一个方面,逐篇阅读,认真修改,写出评语,然后再“流水作业”.小组修改集众人的智能,能把文章修改得更好,同时对于那些能力弱的学生有所帮助,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但这种方法不宜常用,否则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小组修改、二人互改都是促进自我修改作文能力提高的辅助形式,因为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毕竟是主要靠自己的修改才能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学生修改完作文后,就在一起交流此次修改作文的体验.由一人宣读自己修改的作文,边读边讲哪些地方是经过自己修改的.并说明这样改的理由和好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不足,也可以提出异议.这种交流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在全班开展,也可以在小组进行,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内容、学生作文的兴趣,以及学生在上次交流中的表现和在本次作文中的具体情况确定.

批阅评讲,及时回馈

学生修改作文后,教师还要批阅.在批阅中学生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批改存在哪些问题,要随时做好记录.对于学生修改过程中的明显疏漏或错误偏向,要及时指出;遇上修改得好的给以肯定,但重批略改,即使改也只做些学生看得懂的提示性符号.然后根据所做记录和教师在学生修改中发现的问题,精心准备一节作文评讲课,讲评要及时,要有针对性,能对学生的作文和修改作出恰当的评价.讲评重在总结经验,也要分析那些带一般倾向性的问题,当然也不可放过较为典型的个性化问题.讲评可由教师讲评,也可学生讨论.要能以点带面,对所有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整理成果,交流欣赏

结合教师的评讲意见,以及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再次修改作文(也可写同类题材作文),并将修改后的作文认真誊写在自己的“精品集”上,广泛地交流欣赏.可读给同学听,也可读给父母听,可张贴,也可结集保存,还可推荐发表,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满足学生成功的,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文章不厌百回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三倍、五倍.但教师通过有准备地对学生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形成文稿写成后积极修改的良好习惯,这样,教师的作文教学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