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时,考试就有规范了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2 浏览:9125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诗、赋这两种文体成了进士科杂文考试中的重要文体.作为考试用的文体,肯定会随着考试制度的完善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化特征,只有这样才便于在统一的标准下考察出考生们水平的高下.


对文体的规定

在唐人看来,参加考试的举子为了应付策论考试,把精力过多地花费在背诵范文上了,为了应付帖经考试去寻章摘句了,因此使非常严肃的考试流于形式.相比来说,诗、赋这两种文体更有利于表现举子们的才情,于是诗、赋就成了进士科考试中的重要文体,以至于赵匡在他的《举选议》中指出:“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

考试和平时的创作不一样,平时的创作没有太多的限制,能怎么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怎么来,而且经常是有感而发,属于为情造文.考场上的诗、赋不是随意自由创作的,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定,考生们得跟着朝廷的指挥棒走,就是让考生带着镣铐跳舞,属于为文造情,有感情更好,没有感情也得生憋着,毕竟没有几个人是情愿交白卷的.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呢?我称之为“三限”:第一是限题,第二是限韵,第三是限字.下面逐一来说.

一、限题.不管是诗也好还是赋也好,题目都是由主考官或者皇帝提前命好的,考生只能在这个题目下发挥.不过这样的考试题目,不是随便写一个就行,因为既要通过这个题目表现出朝廷的某种需要,比如是强调文治呢还是需要武功呢?考试题目就是一个信号.另外,考试题目还能表现出命题者的水平,如果一不小心出了个题以前曾经考过,那就要贻笑大方了.这样的题目基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以前的文献经典中找题目;另一种就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发现来设计题目.

二、限韵.这样的考试不仅限制题目,还会规定韵脚.诗歌需要押韵我们都知道,押韵就有了美感,读起来上口.赋怎么也押韵呢?唐代用来考试的赋叫律赋,和律诗一样,都要押韵,这也是考察文律的表现之一.但是,一首律诗的韵和一篇赋的韵是有区别的,律诗短啊,就那几句,中间不能换韵,也用不着换韵.赋就不行了,篇幅比律诗长,是律诗的五六倍,这就需要换韵,但换成什么韵,得听主考官的.考生自己不能想换啥就换啥,那样就没有了标准,就乱了.

三、限字.近体诗是唐朝的标志性文体,近体诗就是律诗和绝句.我们通常见的律诗是八句,或者一句五个字,或者一句七个字,其中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考试用的律诗,与我们常见的还有些不太一样,经常是限六十字成,就是五言十二句,一句五个字.既然是规定,自然就要遵守,被录取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要求写的.赋也有字数要求,就现在留存下来的作品看,基本在三百字到四百字之间.

考场上的规定

一、严设兵卫.杜佑《通典·选举三》中有这么几句话:“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检测滥焉.”我们今天一些很重要的考试,经常会有在考场周围警戒巡逻,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唐代已经有了.考试的时候,朝廷会在考场的周围修筑篱笆墙,相当于我们今天拉的警戒线,然后派重兵驻守,一来杜绝有人传递消息,二来防止有人因为考场失利、情绪激动闹事.进入考场的时候,考生们还要被搜身,看看是不是随身带有小抄或与考试相关的书籍,当然还要防止出现的现象.门卫根本不拿考生们当回事,他才不管你是将来的宰相还是重臣呢,如果哪个考生抱有侥幸心理,一旦被发现,那就坏了,当时就会被毫不留情地驱逐出去.

考生们对于门卫的叫骂之声多数采取忍气吞声,只能用通过想象将来的成功安慰自己.但是也有忍不住的,将满腔的怒气当时就撒向了那些不知道尊重考生的工作人员.杜牧就认识这么一个人,在杜牧的文章中有一篇《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这个李府君叫李飞,江西人,心高气傲,愤世嫉俗.第一次考进士的时候,“吏大呼其姓名,熟视符验,然后入”——工作人员大声叫着他的姓名,然后验明正身之后才让他进了考场.李飞觉得这不是对待人才的方法,当时就发火了,愤怒地说:“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贤耶?”李飞不仅言辞抨击,而且还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袖手不出,明日即返江东”,抛弃了功名富贵,很有个性,很有几分傲骨.

二、许用书策.进入考场时,门卫检查之所以严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只是工作态度和方法欠妥而已.这样的尴尬局面,后来到肃宗时代得到了改善,当时的礼部侍郎李揆认为,考试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应该处处提防,而应该让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进士杂文这一场考试中,各种限制束缚了考生的手脚.考赋的时候,更是带着多重镣铐跳舞,有一个地方押韵失误就全盘皆输,每一个字所属的韵部,谁能都记得一丝不差那么清楚啊?不能因为一些细枝末节,影响了选拔人才的大局.

于是李揆采取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措施,进士科考试杂文这一天,李揆就把与考试相关的五经、史书以及《切韵》放在考场外面.李揆对考生说:“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旧唐书·李揆传》)国家考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各位考生中选拔出朝廷所需要的人才,和考试相关的书都在这里放着呢,你们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随便过来翻检查阅.这就等于开卷考试了!这件事不仅为考生们提供了方便,让考生们觉得心里特踏实,还为自己赢得了美名.因为这件事,李揆还升了官,“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未及毕事,迁中书侍郎平章事”,一举三得.

李揆的做法很有远见.从此以后,每当进士科考试杂文的时候,负责考试的部门就在考场外面摆好相关书籍以备考生急用.这样一来,搜身防止携带夹藏也就不那么严了.这无疑也是提高了对考生的信任和尊重.

三、烧烛三条.考试都是有时间规定的,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二》中说:“唐制:举人试,日既暮,许烧烛三条.”也就是说进士考试是从白天考到晚上,为了让考生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才,把文章写得没有遗憾,还可以延长三条蜡烛的时间.事实上,是不是延长了考试时间卷子答得就没有遗憾了呢?薛能在《省试夜》诗中说:“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更报第三条烛尽,文昌风景画难成.”交卷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是文章还没有写好.看来这个遗憾还不小!对于那些脑子里空空如也的考生,你再延长时间也是没有用的,除了憋尿,就是为扰乱考场秩序提供机会.

考生在考试将近结束的时候,往往是心情复杂,卷子没有写完的焦头烂额,已经写完的都在做着最后的检查,争分夺秒,都不希望被打扰.据说权德舆当主考官的时候,看到马上就要交卷了,很多考生还眉头紧锁,于是调侃说:“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渑水燕谈录》卷六)这句话非常能表现当时很多人的心情.可是这话偏巧被一个考生听到了,考生觉得主考官不厚道,于是就毫不客气地回敬说:“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渑水燕谈录》卷六)看来这个考生还是很机敏的,没有让权德舆占到什么便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