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69 浏览:70608

摘 要 :当代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中国教育,高等教育供给相对不足与需求无限膨胀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广大民众聚焦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成为化解不平衡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高等教育;教育机会均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23—01

一、、和谐社会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而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与源头——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源泉.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解决教育领域实际的不平等问题,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所在,更是我们应该为之长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宗旨是以人为本,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既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体现出人、自然、社会三大关系的高度统一.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判定

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教育机会均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起点的均等即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均等即学业成就的平等.

(三)教育机会均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教育机会均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教育机会均等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受到、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由于受到古代传统等级思想的影响,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孩子无法享受到处于高层家庭的孩子所拥有的教育,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机会均等能满足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得最大释放.

2.教育机会均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是否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对于一国而言,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这个国家的教育办得如何,公民是否得到了平等的教育.对于个人而言,接受教育,享受知识的熏陶不仅仅是公民长期的夙愿,更是公民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途径.社会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社会的底层阶级就能获得知识改变命运,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和谐社会下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一) 高等教育机会的社会资本差异

1980 年,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概念.社会资本即指学生所处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文化资本即指物质上为学生提供素养的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父母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距扩大,不同阶层的社会背景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教育机会的选择.处于社会低层的家庭由于资本因素影响,这些家庭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者没有能力接受教育.


(二) 高等教育机会的区域差异

由于区域间经济非平衡性与高校分布的历史和地域原因,我国不同省份间的高等教育差距体现在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上的差异.而这数量与质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地普通高校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二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不均.

(三) 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差异

受我国传统思想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在社会中女性就业受到歧视,这导致女性在接受高等层次教育受到社会、就业等因素制约.虽然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层次受教育的女性比例仍明显低于男性.

(四) 高等教育机会学业成就差异

由于资源的稀缺,优质的资源分布不平均,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教育条件的不同、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导致了教育结果上的差异.

三、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途径

(一)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现行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增强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法教育的处罚力度,尤其是对于违章建校,乱收学费等现象应加以严格监管与督查,避免此类事件不断发生.

(二)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真正投入到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是很少的,除了国家加大投入补偿差异教育以外,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必要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政府应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逐步缩小高等学校之间尤其是城乡高等学校之间的发展差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增加对教育的公共投入,建立救助贫困群体的教育专项基金.引入创新机制,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强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