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配置的基本原则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57 浏览:106784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基于以往经典文献的重要研究结论,总结出政府在财政支出配置过程中必须符合的三个基本原则:效率性、公共性和平等性.通过对三个基本原则的深入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本质上效率性、公共性和平等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首先,效率性是财政支出配置的前提条件,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在配置公共资源的过程中没有符合经济效率,那是对公民税收的恣意挥霍.其次,公共性是财政支出配置的政治基础,由于政府机构的行政低效和官僚的腐败猖獗,所以必须通过一种能够反映公民意志的政治程序才能约束政府的利维坦行为.最后,平等性成为财政支出配置的道德保障,它将让任何一个弱势群体享受到公共财政带来的普惠.

关 键 词 :财政支出配置;效率性;公共性;平等性

中图分类号: F81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4-0074-07

一、引 言

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和弥补市场失灵,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政资源,即通过强制性税收所获得的财政收入.而财政资源配置的具体实施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分配活动向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和怎么写作.然而,对于政府来说,财政支出的具体配置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些文献已经证明:相对于生财、聚财来说,政府的用财效率往往很低,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政府不知道该如何花钱?因此,政府的财政支出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如果财政支出配置不当,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会处于低效率,这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财政支出配置出现问题,那么公民将无法获得充足的公共产品,最终制约社会的长期发展.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学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去剖析作为拥有合法性权威的政府部门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应该遵循哪些普世性原则.本文正是基于以往经典文献的重要研究结论的前提下,总结出政府在财政支出配置过程中必须符合三个基本原则:效率性、公共性和平等性.


二、财政支出配置的效率性原则

(一)市场效率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市场机制能够在大多数范围内发挥极为重要的和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却并不等于在任何场合和领域它都能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一旦市场运行无法获得充分竞争这一条件,市场机制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将是无效或低效的,此时就会产生“市场失灵”.公共物品正是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配置,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依靠政府的力量介入和干预来直接配置社会资源.因此,政府财政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由于自身的介入而引起的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性,或者说必须克服“市场失灵”从而确保社会资源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有效状态.现代财政学之父马斯格雷夫(1959)在他的经典著作《财政学原理》中对政府如何配置资源和满足各种社会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过去英美的经济学家大多喜欢研究行为、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等,他们认为政府发挥的是次要作用,只是当市场失灵时才需要政府来弥补缺口.而马斯格雷夫认为政府有重要的经济作用,他研究出来了一种新的收支理论,认为许多商品和怎么写作最好由政府提供,并提出了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1]从某种意义说,正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出现的“边际革命”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理解及其提供相应公共怎么写作的传统看法,并逐渐为以后形成现代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从经济学的核心原理上解释和论证了:①政府以自己的活动向社会与公众提供的无形怎么写作,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与私人产品一样具有价值.②尽管它不是经由市场交换,而是通过税款缴纳索取其的,但从根本上看,还是信守和遵循了“等价交换”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的,这如同两个私人在市场交换中双方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一样.③尽管它是一种政府通过自身的政治程序所安排的活动,但它从根本上看,仍然是从个人主义出发,公共怎么写作的提供以私人需要为立足点.④尽管公共经济是以非市场的方式进行活动的,但公共产品供应上的资源配置仍然是要从根本上遵循市场效率原则的.[2]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之后,就使得有效配置资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开始运用与公共经济活动了.这样,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从根本上看也都应该遵循统一的市场效率准则去进行,使得政府财政支出从根本上也以市场效率准则来决定.尽管公共财政与私人经济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活动主体与对象、活动范围与特征等,但是由于两者在价值、私人需要与效率原则上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两者构成了统一的有机经济整体.

(二)财政支出效率的具体涵义

财政支出效率是指政府通过合理地运用财政支出的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使得经济活动中各生产要素能够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财政支出效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经济学中的效率的概念,财政支出效率是指财政资源按照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和预算约束进行配置;生产效率是指公共产品供给方的效率,对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进行测量,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资源配置效率事实上是以生产效率为基础的.[3]

李森(2005)指出财政支出的效率应该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首先,财政支出的安排必须从大处着眼,从优化整个社会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角度来做出决策.由于政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的责任,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又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安排来实现的,所以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和财政支出的总规模是相对应的,因此,财政支出的宏观效率就体现为通过财政支出总量的确定要能保证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合理搭配,做到私人经济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等于公共经济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其次,中观层次的财政支出效率相应体现为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要保证公共经济部门支配使用的资源在不同的使用方向得以合理分配,形成合理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兼顾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公共需要.显然,要实现财政支出的中观效率,就必须使财政支出的结构与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相对应.最后,微观效率表现为: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对不同的财政支出计划或方案以及资金使用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以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和事办好,在支出数量一定时,向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怎么写作,在给社会提供的公共怎么写作一定时,使财政支出的量达到最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