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职业教育历程与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565 浏览:44876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本文分析了香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探讨了其对内地高职教育在发展理念、教育体系和指导组织等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关 键 词 :香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74-03

当前,我国处在发展战略转型期,经济的现代化、知识化、全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都要求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着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紧迫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的职业教育.虽然数年前香港就已形成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其职业教育体系也随之进行动态调整,对此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香港高等职业教育概况

香港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两大部分构成的,学历教育是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内地的学徒培训或职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内地的中专、中技或职高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涵盖范围较广,包括高级文凭(相当于内地的大专教育)、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如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自身开设了产品设计、土木工程和环境管理等学士学位课程,还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香港本地大学联合开设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和工商管理等硕士研究生课程.

(一)发展过程

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起始于1972年,以香港理工学院成立为标志,经历了起步阶段、拓展阶段、提升阶段.

起步阶段 自20世纪70年始,香港经济进入由工业化向多元化的转型期,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产业界需要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在这种背景下,香港政府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立了教育统筹机构和职业院校.

拓展阶段 自20世纪80年始,香港经济逐步由以加工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界需要全面提高技术人才的科学素质.在这种背景下,香港政府组建了香港职业训练局,注册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科技教育的成分,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提升阶段 自20世纪90年始,香港经济面临新的转型升级,信息业异军突起,高新科技产业群和金融怎么写作产业群形成.为适应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更加重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努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组了职业院校,升格香港理工学院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理工学院为香港城市大学.

(二)发展特点

与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台湾“技职教育”和内地“专科层次”等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为广泛的内涵.它不是狭隘的技能培训,而是优质的素质教育,包括传授基础知识、锻炼综合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面临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内容变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宏观上分析,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务实致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兼具东西方教育体系的特点,既保留了务实致用的传统,注重模拟真实环境教学,又融入了西方的先进理念.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实行“以素质为基础”的弹性教育模式,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高级文凭课程体系中除了学术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通识教育、语言训练和职业规划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之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继续升学.另外,香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密切配合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因此,香港政府经常检讨和修正其教育政策,以便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为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怎么写作.

“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教育体系 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形成了有机联系,课程设置彼此衔接.学生在不同级别的学校毕业后,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学.另外,只要有一定的基础,任何人均可申请接受相应级别的职业教育.同时,香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业院校分工非常明确:专业学院和科技学院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怎么写作一线的技术人员;理工大学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和工艺型工程师;科技大学主要培养研发型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在学制上,也确定了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因此,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上下衔接、纵横相通的“立交桥”体系,从而保证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有条件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模式 香港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政府的高度重视.香港政府机构中的职业训练局为香港地区提供了完善高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怎么写作,以满足社会需求,怎么写作经济发展.其中,有些专业和培训课程不仅免收学费,而且学员在受训就读期间还可享受稳定的津贴、薪金,所涉及的费用均由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的积极参与.香港职业训练局下设的各行业训练委员会,其成员包括雇员代表、雇主代表、行业工会会员、雇主商会会员、教育界人士和政府部门官员等.训练委员会参与职业训练局课程策划、内容设计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进行两年一次的行业人力资源情况调查,向职业训练局提供市场需求报告,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香港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制度不同,职业教育也各具特色.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性,作为社会事业项目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也具有某些规律性,其中不乏可资借鉴之处.

(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当前,内地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实行高职院校注册申请入学制.高职院校是采取降低质量与的“山寨式”理念,还是采取注重科技与创新的“苹果式”理念吸引学生就读,理念不同,结果显然也会不同.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办学思路、办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在办学思路上,应立足于产业和行业的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办学形式上,应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实施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在教学模式上,应充分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各种条件,创建“务实致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职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即使是同一种职业,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高职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具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完善高职教育体系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提出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内地的学生、家长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认为只有学业上的失败者才会接受职业教育,在他们的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就是接受了次等教育.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观塘分校校长曾昭学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次等教育而是另类教育,它给予学生另外的选择,况且从大学层面来讲,香港有一些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而言也是接近职业教育方向的.因此,高职教育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形成开放型的“立交桥”结构.在系统内部应积极探索纵向贯通的途径,设置高职本科、应用硕士等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例如,上海市就提出了采取“两个必须”和“一个优先”原则,探索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的贯通途径;在系统外部应积极推动横向衔接的方式,建立与成人继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类型的国民教育体系之间的联系.再如,江苏省提出了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推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3+2专本衔接”新模式.

(三)加强指导组织功能

香港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奉行“积极的不干预”的原则,主要发挥指导、监督、怎么写作和资助的作用,从宏观层面规范和引导教育活动.香港职业训练局通过建立各行业训练委员会实施政府的意图,使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偏离政府预设的轨道,怎么写作于经济社会发展,又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调节各办学主体的积极作用.目前,内地的高职院校都设有类似于香港职业训练局行业训练委员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由行业代表、研究学者和院校教师等组成,并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由于受到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程序和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建立后,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往往停留于每学期开一次会议,沟通交流一下专业情况,缺乏深度和广度.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慎重选择专家成员,注意聘请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市场调研部门、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专家和用人单位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切实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学校与委员会成员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家都能够以负责的态度参与到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发挥委员会的监督、评估作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使其符合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发展高职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更是国家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完善体系、优化资源、加快发展.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关论文范文